安置卡,准确地说,就是《优待安置证》。
该证是义务兵及其家属、复员士官享受现行优待安置政策的合法凭证,没有《优待安置证》的一律不享受各级政府规定的优待安置政策。
《优待安置证》的作用简单说,一个是优待,在义务兵期间家属凭证领取优待金,一年一次。还有一个是安置,符合安置条件的义务兵,凭证享受安置。
所谓的“安置卡”就是现役军人的《优待安置证》是义务兵及其家属、复员士官享受现行优待安置政策的合法凭证。没有《优待安置证》的,一律不享受各级政府规定的优待安置政策。
基本信息
从2002年开始,民政部为切实解决当前优待安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优待安置工作,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征兵命令》和《退伍通知》精神,在全国实行《优待安置证》制度。
该证是义务兵及其家属、复员士官享受现行优待安置政策的合法凭证,没有《优待安置证》的一律不享受各级政府规定的优待安置政策。《优待安置证》是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每年下达的全国“非农”户口与“农业”户口青年的征集比例和数量,由民政部统一制发。所以,《优待安置证》的具体发放范围是所有被征集的新兵。
按照实行《优待安置证》制度的有关通知,“农业”户口的士兵,其家属凭证享受优待,本人退役后回农村安置;“非农”户口的士兵,本人及家属凭证按规定享受优抚安置待遇。
政策依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 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根据民政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征兵命令)和〈通伍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优待安置工作的通知》(民发[2002]156号)精神,现将《优待安置证》管理和使用问题通知如下;
一、印制。《优待安置证》由民政部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当年下达各地的征集任务,统一编号印制。《优待安置证》根据区域和户口性质,分别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以及“农字”与“非农字” 字样。《优待安置证》分存根和证书两联,存根和证书之间加盖民政部印章;证书加盖县(市、区)民政部门印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复印和防制,违者依法严肃查处。
二、下发。民政部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的征兵任务数逐级下发到县(市、区)民政部门。并视情况加发少量的备用数,以备填错、损坏时更换。备用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直接掌握,原则上不下发。《优待安置证》的下发,采取派人领取的方法进行;领取时必须双人同行。数量较少或交通不便的,可以按机要文件邮寄。收取时要当面清点,并办理签收手续。
三、填写。填写《优待安置证》时,应使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字迹要工整、清晰。其中的姓名、性别、入伍通知书编号、入伍时间严禁涂改,否则无效;其他栏目填写有误时,应在有误处居中位置划一横线.在紧挨其上方或下方的空白处填上正确内容,并加盖民政部门印章,不得覆盖、粘贴和涂改,否则无效。
四、发放。县 (市、区)定兵后,当地民政部门要依据兵役机关提供的《入伍批准书》存根和《入伍通知书》登记名单以及入伍青年的《入伍通知书》和户口本,及时将《优待安置证》发到士兵家长手中。《优待安置证》存根由民政部门留存,证书由士兵家长自存。这项工作结束后,各级民政部门要将当年《优待安置证》的发放情况登记造册,并逐级上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
五、核销。《优待安置证》因填错、损坏等原因需要更换的,应持作废的《优待安置证》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更换。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务于定兵之日起两个月内将多余的或填错、损坏的《优待安置证》交回民政部核销。
六、保管。各级民政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优待安置证》的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严格《优待安置证》的检验、登记和领取手续,严防差错和丢失。《优待安置证》遗失的,领取人要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上报,再由省民政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民政部。
七、回收。本人退役后;凭《优待安置证》到民政部门报到,经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安置手续,同时将《优待安置证》收回;并加盖“已安置”字样。存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