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分子概念的诞生

如题所述

简述高分子概念的诞生
高分子化学
1. 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不同长度链的相同端基官能团具有相同的反应活性和反应几率。
初一看不对,考虑取代基、主链结构这活性不可能相当啊。但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前人不断实验,他们的发现都惊人的相似,活性会随着主链的增加而减小,但到达某一临界值后,就保持不变,至少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是恒定的。
实验结果是最有力的证据,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理论,可以合理的解释这个现象,并能适当的做出预测。于是,官能团等活性理论便诞生了。如果一个理论可以合理的解释已有的现象,预测的现象又能被证实,那她就是真理了。
科学界比较接受的解释如下:首先,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只对相邻的两三个键又影响。所以,起初官能团活性随着链增长而降低(默认取代基对活性是增强的),但到一临界值后就不变了。因为此时链足够的长,电子效应鞭长莫及。其次,官能团的活性和他们的扩散速率和有效碰撞频率有关,而与大分子的扩散速率关系不大。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增大,达分子链扩散速率显然要下降,但端基比整条链活动能力强很多,低的分子链扩散速率反而有利于有效碰撞。综上两点,等活性理论是成立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因素还是没有考虑进去,如小分子的影响,外界条件,分子间作用力、、、同时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老的寸步难行时,哪怕三米之外尽时黄金,也只能望金兴叹了。同理,端基的活动能力在体系粘度很高时将急剧下降,变成寸步难行的老人。由此,本理论只适用于低转化率下的体系。

2. 反应程度
转化率是指反应到一定程度时,消耗的单体占初始单体的百分数。
反应程度是针对某一特定官能团而言的,指的是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已经反应了的官能团占总官能团的百分数。
他们的数学表达式都很简单,这里重点分析一下使用反应程度的优越性。
对于缩聚反应,我们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90%以上单体参加反应,形成二聚体、三聚体等低聚体,随着时间的延长,转化率已没有太多变化的空间,但低聚体之间相互反应,逐渐变成高聚物,大概要花几十个小时,这在链式聚合中时不可思议的,他们只要零点几秒就形成高聚合物,以至于根本没有中间产物。换句话说,用转化率来表征反应进行的程度是不合理的,而反应程度却能很好的表征反应深度。假设两小时内,单体全部反应生成二聚体,转化率已达1,而反应程度却只有0.5,随着反应的进行,转化率已不再变化,反应程度却不断增加。这充分说明了反应程度表征反应深度的科学性。
正是因为反应程度表征反应深度的科学性让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他和聚合度搭上了关系,在缩聚反应中扮演着不轻的角色。
3. 官能度
官能度是指单体中能参与反应得官能团的数目。这个概念很简单,但很有用,特别是在预测凝胶点时。下面给出几种常见官能团的官能度。
苯酚 3,甲醛 2,氨基 2,亚麻油酸 1,尿素 4,其它的基本为 1。
4. 体型缩聚
定义:f=2单体与另一官能度f≥3单体缩聚时,先产生支链,而后交联成体形结构的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初期产物能溶能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态,即凝胶化(gelation),进而形成不溶不熔的热固性聚合物。
体型缩聚的特点:反应单体之一的f >2(必要条件);体型缩聚物的合成一般分为A、B、C三阶段;A阶段(p<pc):线型结构,可溶可熔,预聚物;B阶段(p →pc):适当提高粘度,便于加工,但仍能熔融塑化,预聚物;C阶段(p>pc):体型,不熔不熔,成型固化产物为不溶不熔的体形分子——热固性聚合物。
5. 凝胶点
凝胶点(gel point):出现凝胶化现象时的反应程度Pc。
出现凝胶点时,并非所有的功能基团都已反应,聚合体系中既含有能溶解的支化与线形高分子,也含有不溶性的交联高分子,能溶解的部分叫做溶胶(Sol),不能溶解的部分叫做凝胶(Gel)。
交联高分子既不溶解也不熔融,加热也不会软化流动,称为热固性高分子(Thermoset)。
凝胶点的控制是体型缩聚最重要的工艺。如欲合成预聚物,但反应程度已大于凝胶点,则所有料都将报废,造成经济损失。那么首先,让我们仔细讨论产生凝胶的充要条件。目前比较合理的说法是要符合以下三条件:1。至少有一单体的F大于2;2。平均官能度必须大于2;3。在满足前两条件的前提下,反应程度大于等于凝胶点。
计算凝胶点变的非常重要,有两种方法:1。Catheros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利用反应程度的定义和数均聚合度的定义,经由简单的推导,并假设数均聚合度无穷大,最后得Pc=2/fa式中fa为平均官能度。因为假设数均聚合度无穷大,所以计算值偏高,实际上,分子量还没达到无穷大,一出现了凝胶。2。Flory统计法,他认为,在官能团等活性理论且不存在分子内成环反应的前提下,只有官能度大于2的单体进行反应才对形成体型聚合物有贡献,所以是一个几率问题,超过一定几率,才会形成凝胶,所以从统计角度也推出了计算公式(略)。由于两个假定不能同时满足,其计算值偏低。
有以上知识,我们就可以适当的预测凝胶点了,进而指导工业生产。
6. 缩聚反应的两个基本特
缩聚反应有两个基本特征:1。聚合物分子量是逐步增加的。2。的多数缩聚反应具有可逆平衡性。
第一点, 和容易理解,重点对的二点展开一下。
由于许多缩聚物在小分子的存在下可以解聚,也就说缩聚反应其实是一个平衡过程,达到平衡时,可取得最大分子量聚合物。在基础化学中我们常用平衡常数来评价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这里也同样适用。
缩聚平衡常数主要由反应类型和温度决定。根据其大小可分为三类。
K较小(<10):反应可逆。如聚酯化反应(K≈4),低分子副产物的存在对分子量影响较大。K中等(10_1000):如聚酰胺反应(K≈300~500),低分子副产物对分子量有所影响。K很大(>1000):可看作不可逆反应。如聚砜、聚碳酸酯等反应(K>1000

7. 自催化和外加酸催化体系动力学
非常重要,但由于公式太多,在此不作叙述。
8. 聚合物序列结构
聚合物的序列结构是指聚合物链的键接顺序。把由取代基的一端命名为头,另一端自是就是尾拉。由头-头,头-尾两种连接方式。
仅在链式聚合中会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主要为头尾相接,随着温度的升高,头头相接比例上升。现我们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别进行讨论。
热力学方面,活性中心取代基越多越稳定,所以,当单体往活性链上加成时,头尾结构有利得多。这时决定因素。
动力学方面,主要考虑空间位阻和活化能,空间位阻显然对头尾有利,经研究,头尾加成的活化能也比头头的低,总之,都偏爱于头尾结构。
活化能越大,对温度变化越敏感,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头尾结构相对更容易进行,其所占比例也就上升了。
9.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高分子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他们和聚合物的性质密切相关。所以,这一知识点我们要展开讲越宽越好。
首先,来个感性认识,那就是聚合物的分子量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都知道一摩尔水重18克,而一摩尔聚合物最少10,000克,常见的是10,000--1,000,000克,超高分子量的PE甚至上千万克。也就说一摩尔高聚物就有一吨。我们长把分子量小于1,000的称为小分子化合物,1,000-10,000的称齐聚物,10,000-1,000,000的称高聚物大于1,000.000的称超高分子量聚合物。还有一点,那就是聚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平均值。不像水,任何一水分子的分子量都是18,聚合物就像个大熔炉,里面什么都有,单体,引发剂残基,杂质最主要的是不同长度的高分子链。这些导致了她有一定的分布。
这里有一个专业假设要解释一下。你想一个聚合物就重一吨,那生产,运输,加工会有多困难啊,且生活中也绝没见到过那么大的怪物。电脑外壳,手机屏幕,轮胎,薄膜、、、哪有那么重的?那你是不是被忽悠了呢.?显然没有,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她的分子量就高达1.000.000。这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出在摩尔上,化学上因为原子绝对质量太小,都在小数点后十多位,在科研中很不方便,于是定义了相对分子量。一12C的十二分之一作为一,其它原子除以他,得到的数据即为其相对分子量。实际上一摩尔含有6.02×10【23】(括号内的为指数)个粒子。
在感性认识后,我们进入主题,分别从表征手段和实验测量手段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展开讨论。
一.分子量
a, 表征手段
我们通常用数均分子量Mn, 质均分子量Mw,粘均分子量M#,以及Z均分子量来Mz
表示。公式比较复杂,但随便找本书就可查到,所以在此不再列出。他们的大小关系:数均<=粘均<=质均<=Z均.当且仅当组分均一时,四个数值相等。他们的单位都是g/mol。
b.实验测量手段
数均:所有以溶液依数性为原理测的都是数均分子量。常见的有膜渗透压法,沸点升高法,端基分析法也是。
质均:光散射法
粘均:稀溶液粘度法
Z均:超速离心法
GPC可以测除粘均以为的其它三种平均分子量。
具体的实验实施方法见后面有关内容。
二.分子量分布
a。表征手段
常用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多分散系数来表征,也有人认为分子量分布函数也算一种。
" 分布宽度指数σ2
为高聚物中各个分子量与平均分子量之差的平方平均值。σ2 > 0 (σ2 = 0 则为均一分子量)
多分散系数α =Mw./Mn>=1.
b.实验测量手段
常用沉淀分级,GPC来测定分子量分布,具体方法将在后面叙述。
分子量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粘度,加工难易等都有影响;不同高分子材料对分子量分布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纤维窄,橡胶和塑料可以宽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