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科幻儿童漫画

有关太空科幻漫画

文名称:星野之宣漫画作品合集版本:[漫画][更新至 宗像教授异考录vol.1] 导演:星野之宣地区:香港语言:粤语简介:【作者介绍】 星野之宣,1954年1月29日出生于北海道钏路市,爱知県立芸术大学中途退学 作为日本漫坛的科幻派创作大师,星野之宣一直都是SF漫画迷推崇的杰作作者。 1975年《钢鉄的女皇》出道作,《遥远的早上》获得第9回手冢赏,《葬送船团》获得每月惯例的young jump赏。精密细致的故事结构和卓越的画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辽阔视野,擅长描写世界观庞大的硬派SF故事。初期的画风带有望月三起也风的痕迹,渐渐转型成剧画风格,以欧美硬派SF小说为基础进行大胆地创意加上细致的画风,使其确立了不落俗套极具写实的风格。除了SF作品以外,也同时发表了古代史、超古代史系列的传奇作品。代表作《2001夜物语》、《蓝洞》、《宗像教授伝奇考(中译“东方奇谭秘闻录”)》。 (※以上内容转载自南方动漫网) 在正统派科幻漫画中,星野之宣的所有作品无疑是杰作中的杰作,从科学设定、剧情陈铺,到其背后的人文反省,都有令人赞叹的巧思。而且更厉害的是能把幻想的故事内容说成有根有据。无论是早期的太空科幻题材还是近期的神话、传说的考古漫画类型,都以写实的风格刻划出合情合理的故事蓝图,而感人的剧情就从人类必然面对的困境与矛盾中自然浮现。 星野之宣的作品预言的味道十分浓厚,在科幻的结构下,常常引出令人深思的剧情,除了表达对人的关怀外,也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在人类不断开发创造的同时,事实上也不断地毁灭抹杀。而最终,当人自己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探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制造的似乎好像都是悲剧,而最可悲的,是自己还无法从中认清,而陷入不断的轮回中,著实发人深省。 此外,他的作品不仅画法传神, 更重要的是剧情张力也够,令人充满无限的幻想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对於他的作品总 是令我百看不厌的原因。 (※以上内容转载自咫尺天涯。寸心千里) 主要作品列表: 2001夜物语蓝洞东方奇谭秘闻录星尘之旅殒月星野之宣自选SF杰作集:剑齿虎 2001夜物语》(全3册) 星野之宣是日本著名的硬派科幻漫画(Hard SF)(注一),其作品科技和人文并重,且处理的相当好,而2001夜物语更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看见书名就知道星野之宣一定受到有受到克拉克和库伯利克的影响,但作者并没有完全抄袭2001太空漫游的灵感,反而走出了自己的路,2001夜物语顾名思义,就是21个有关於星夜的故事,每篇主角和主题都不同,看似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却是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完整的串成了一个伟大的故事! 书中第一夜模仿了2001太空漫游电影中猩猩的进化,骨头上天成为太空船的一幕。之后作者照著自己的想像,从美苏初步和解开始(成书於冷战时间),人类一步步走向宇宙。在面临瓶颈之时,适时的发现了残留於太阳边际的反物质,之后人类开始大量的前往宇宙殖民。依不同的科技发展和殖民星球而发生了许多不同的故事。但由於不适应外星的环境,在往外发展了几百年之后反而回到了地球旁建筑殖民卫星。最后一些无法适应在同一地方居住的「第三代」选择了一条单程路途,往遥远的宇宙做无止尽的探索 在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值得做一些探讨。作者每一个故事都探讨一个主题,从反物质、冬眠舱、时间差、殖民故事、盖亚理论、第二代(在宇宙中出生的人)和第一代的冲突等,几乎把所有有关於太空中的问题全都包了。而作者用深刻的人文素养包装起科学,让整本书充满了诗一般的感觉。但事实上,和克拉克不同,星野之宣似乎有些悲观,在他笔下的人类都不完美,相反的,完全表现出了所谓的「人性」。除了少数几个故事,大部份的故事都没有好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光明的希望。反而显现出了许多的无奈、恐惧、猜疑等许多的人类黑暗面。 而对於外星智慧体,星野之宣也不抱希望,在书中人类不是到的太早就是太晚,有智慧的生物不是早以远去,就是还没有进化。虽然看著那一些设定夸张的外星生物也很有趣,但总觉得人类在这个宇宙中似乎非常的孤独。在这个广大的宇宙中却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物似乎太过於空旷了!有别於一般科幻小说对於未来的光明,本作弥漫著一股哀伤的气息,有著深刻的反省,看到最后,与其说像2001太空漫游,到不如说像马奎斯.贾西亚的百年孤寂。(注一)Hard SF 硬派科幻: 故事裏常会出现科学家,而且故事常有科学逻辑、不空凭幻想的科幻类型。《星尘之旅》(全1册) 诗人之旅/木灵的行星/玛莉史特拉号之谜/射手座的人马鲸鱼座的海洋/瑟斯艾弗利的21日/浦岛效应War of the Worlds/目标/伟大的回归/燃烧的男人/来自宇宙的讯息/梅菲斯生命体 《星尘之旅》是星野之宣12个短篇故事的集锦,按故事的性质大致上分成两部分,后半部分的七个故事是用极具嘲讽的语调叙述的,而这个短篇故事集整体的味道也大体上是人类对于无限空间一种无可奈何。星野之宣自选SF杰作集:剑齿虎》(全1册) 第一话 剑齿虎/第二话 独角兽之星/第三话 士官/第四话 阿达玛斯的宝石第五话 何处/第六话 焦油陷阱/最终话 冬之行星 《剑齿虎》这个故事主要是说,如果我们从来没有出现过从来没有存在过的话,我们的时间就是一个圆,一个莫比斯环上绕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就像罗伯特海因莱恩那个著名的时间旅行题材的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在证明或者挽救自己存在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否定了自己的存在。 《独角兽之星》主要还是借着SF的外壳讨论人性,人这种动物虽然是社会性动物的典范,但是同时他们具有极强的排外性,甚至排挤的对象甚至是他们中的部分个体,这是因为人类利已主义的存在;而相反,对于那些动物而言,它们虽然在时间的洪流里面很容易消亡,但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指挥着它们或者只是它们的一种习惯性,它们会选择大家一起活下去。 这个短篇集里最喜欢的就是《士官》这个故事,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它所营造的一种有点BLUE的气氛,让人想起了《Cowboy Bebop》的基调。这是一个人跟AI的故事。 《阿达玛斯的宝石》中设定的那种像温室大棚一样的只让光进入而不让其出来的黑色宝石,听起来还是满新鲜的,对于这种宝石的描述还包括,这样的宝石就相当于电池,一种能源,只有经由生物体才能导出能量,它们原在在于行星之上,由于吸取了足够多的能量,飞出行星,绕着行星进行高速运转。其实我很好奇,这种宝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何处》的故事设定参杂进去了一种绝对性,把这种绝对性具象化了。我们知道当初提出地心说日心说而被烧死的那些科学家的故事吧,地球不是不动的,太阳也不是不动的,这个宇宙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不动的,而故事中那个看上去有点像三维座标(或是重迭的十字架)似的东西被设定成这个宇宙运行的参照物,被设定为一种处于-273K绝对静止的座标,一种象征。虽然它是不动的,但相对于其它的东西它又是在运动着的,从哲理的层面上来讨论的话,我们可以借用宗教的语言来问这个东西:“主啊,您要往何处去?”(《约翰第13章》西蒙问耶稣) 我承认我看不懂《冬之行星》这个故事,我是说SF内质,那个冰音叉的设定到底是为了说明什么,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但我可以感受到这个故事中浓浓的宗教味道,就像我们有时候会非常疯狂的收藏打听我们崇拜的人的一切东西一切消息那样,而对于崇拜对象来说,他们的感觉可能只是,他们粉丝的收藏让他们觉得自己存在过,而对于在这个冬之行星上生命快速成长快速消亡的人来说,那些冰音叉可能是记载着个体存在的唯一手段。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为了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的一种宗教。这个人的作品我都是从电驴上下载的,是漫画,下面是网址。当然还有银河列车999也是一部不错的漫画可以去搜搜! 参考资料: http://lib.verycd.com/2006/10/25/0000125204.html

麻烦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