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也想要鲁教高一地理必修1的知识点总结,可以发给我一份吗?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如题所述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知识结构

  课标点击:
  1知道宇宙是由天体组成的,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2了解太阳的结构,简述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4明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5结合实际,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6学会辨别地理方向。
  7学会根据不同的日照土,分析判断节气、地方时、昼夜长短等地理问题。
  基础知识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运动性、多样性的特征。
  2多种多样的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3天体系统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系概况
  太阳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因其质量最大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能量来源
  太阳的辐射能量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活动类型 大气层位置 概念 说明
  黑子 光球 光球有时出现的黑色斑点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耀斑 色球 色球有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 1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释放巨大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④产生极光。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②同向性:从地球上空俯视,各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③近圆性: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只有水星轨道的偏心率稍大。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项目
  分类 包括的行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量 体积 密度 组成物质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近 高 小 小 大 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
  巨行星 木、土 中 中 大 大 小 氢、氦气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远 低 中 中 中 氢、甲烷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这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稳定而又安全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安全的宇宙环境)。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自转周期适当。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
  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地球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自转的周期:其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成为一个恒星日,使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日常所用的24小时,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太阳日,是昼夜更替的周期。
  3速度(见下表)
  速度 概念 大小 特殊性
  角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约每小时15°,每4小时1° 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
  线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①赤道线速度最快,为1670km/h
  ②南北纬60°约为赤道出的一半
  ③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每隔15°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布片,识记为“南左北右,赤道不偏”。例如河流两岸侵蚀现象,北半球河道偏右,左岸泥沙堆积,南半球则相反。
  五地球的公转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公转轨道:椭圆形轨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

  3公转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
  4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六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面(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角度为23°26´。
  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如图和表(二分二至是针对北半球而言的):

  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节气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
  熟记3月21日或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三个太阳光照图,能判断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某地时刻、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情况等。
  八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被逐渐增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北逐渐缩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则昼渐长,夜渐短。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交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其变化规律为:

  3四季更替
  (1)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我国传统四季划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春、夏、秋、冬四季;习惯上四季的划分如下: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欧美四季的划分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的。
  4如何应用公式H=90°—|Ф+λ|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其中,H代表正午太阳高度角,Ф代表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λ代表当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Ф+λ|表示两纬度之间的纬度差,若Ф与λ在同一个半球,则用减号(—);若不在同一个半球,则用加号(+)。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知识结构

  课标点击
  1、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4、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
  一、 岩石圈的结构
  1、 地球圈层

  2、 软流层: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构成了一个厚度约为60km的岩石圈。
  4、 地壳
  (1)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位置 组成成分 密度 分布特点
  硅铝层 地壳上层 以O、Si、Al为主,钠、钾也较多 2.7 不连续,在洋底缺失
  硅镁层 地壳下层 以O、Si、Al为主,镁、铁、钙成分相对较多 2.9 连续圈层
  (2)地壳结构的特点
  ①地壳厚度不均
  ②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二、 岩石圈的结构与物质循环
  1、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分类 形成过程 特点 举例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由于凝结时间长,矿物结晶明显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的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由于凝结时间短,矿物结晶不明显 玄武岩、流纹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经过紧压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形成不同岩层,有的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岩石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有的重新结晶,有的有片理构造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软流层中的岩浆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喷出地表或侵入地球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岩浆岩,其中喷出岩是暴露在地表的,侵入岩如果遇到地壳抬升的话,也会露出地表。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会会形成沉积岩,岩石如果遇到地壳下沉的话,又要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经过重熔再生又生成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同时变质岩也可受到外力作用变为沉积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

  3、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2) 分类: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于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造成高低起伏,形成高山、盆地等
  外力作用 太阳能、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 削高堆低,是地表趋于平坦

  四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削弱作用
  ⑴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⑵反射作用:尘埃和空气分子使阳光改变方向,蓝色光容易被散射,云层和尘埃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因而夏天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
  ⑶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景观蔚蓝色,黎明、黄昏及阴天时天空仍然明亮,都是散射作用的结果。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地表可以吸收短波辐射,也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温度升高,同时,地面也把能量向外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同时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返回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这样就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
  五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热力环流
  ⑴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⑵热力环流的形成

  如上图所示,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达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上空,空气由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
  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这就使A地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规律:①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下凹的地方是低压。
  ②近地面,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
  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
  ③高压与低压是同一水平面的两点比较。
  ④竖直方向上气压永远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形成高空大气中的风向。在近地面,还要受摩擦力的影响,风与等压线斜交。
  六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⑴三圈环流
  ①形成原因: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②三圈环流在地表表现为相间分布的气压带与风带。

  气压带 成因 气流特点 天气现象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下沉气流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 上升 多降水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 下沉气流 寒冷干燥
  ③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⑵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地表大面积的海陆相间分布及其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海陆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⑶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冬夏季风比较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七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暖锋与天气
  锋面类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上升原因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天气图
  雨区位置 锋后及锋面附近 锋前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迫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代替了原来的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和灾害性天气,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等;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状况 中心低,四周高 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平面示意图(北半球)
  空间示意图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爆发的寒潮天气,北方地区的“秋高气爽”天气

  八世界气候气候类型及判读方法
  1、世界气候类型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明显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 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的华北、东北和日本、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冷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其后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判断的主要依据
  气候类型的判断,关键是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份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份气温最高 南半球
  ②判断热量带(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15℃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九水圈的组成
  世界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

  十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示意图

  2、三种水循环比较
  水循环类型 发生领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海陆间循环 海洋和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或下渗→地下径流)→海洋 是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到更新,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政法、植物蒸腾→降水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蒸发→降水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十一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形成
  ①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②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流动。大洋中心与封闭区域之间往往形成密度流。
  ③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原因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的海水减少,向领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形成。其又分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2、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中高纬度纬度海区:北半球有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南极大陆周围形成西风漂流(南纬40˙附近)。
  ②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
  3、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多为暖流,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多为寒流。
  ②洋流与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由图可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则表示暖流,反之则表示寒流。
  ③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④读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代表渔场 形成类型 洋流名称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
  秘鲁渔场 上升流渔场 秘鲁海区冷水上泛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
  知识结构

  课标点击
  1、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基础知识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岩石、水、地貌、生物、土壤等。
  2、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
  (2) 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各区域物质、能量的不同状况。
  3、 自然带: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
  4、 气候在自然带形成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

  二、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性
  1、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条件为主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2、非地带性分异的规律
  在地带性分异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三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分、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2)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
  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
  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有着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
  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四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 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物
  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的。
  2、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能
  量传输和交换。
  五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吸收 释放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呼吸作用 氧气 二氧化碳
  2、 地理环境中除了植物与其他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外,即生物循环,还有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往往跨越了各个圈层的界限,他们既是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六认识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作用过程如下:
  (1) 溶蚀作用化学过程:岩石的一些可溶性岩类溶解于水,形成天然溶液随水流失,方程式为CO2+H2O+CaCO3 =Ca(HCO3)2
  (2) 淀积作用化学过程: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积物,方程式为Ca(HCO3)2 = CaCO3↓+H2O+CO2↑
  2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1) 岩石的可溶性(最基本条件)
  (2) 岩石的透水性
  (3) 水的溶蚀力
  (4) 水的流动性
  3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1) 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溶蚀作用形成
  (2)

  七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桂林山水形成和发育的条件
  (1)岩石条件
  a、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
  b、特点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因此,岩石可溶性好
  c、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透水性好
  (2)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
  (3)地形条件
  北部、东部、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因此,漓江谷地自北向南贯穿全境
  (4)生物条件
  气候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和溶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喀斯特地貌发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0
地理很好学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