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前身东园有哪些特色?

如题所述

1593年,明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田后,在苏州金阊门外建造园林,名为东园,这既是留园的前身。徐泰时能够建成东园,和他的做官经历是分不开的。

早在1580年,41岁的徐泰时考中进士,被授予工部营缮主事,后以劳绩晋升为营缮郎中。

后来,明神宗兴建寿陵,徐泰时被派到工地管理寿陵的建造。这一段时间的修陵经历,为徐泰时以后建东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修陵之后,徐泰时因平时慷慨任事,自持才高,得罪了上司与同僚,被弹劾,后来被罢职了。

徐泰时罢官回归故里苏州后不问世事,在1593年开始专心建筑东园和西园。西园为佛寺,即后来的戒幢律寺,东园为园林,即留园前身。

由于徐泰时仰慕范仲淹,取《岳阳楼记》的含义,题园中主体建筑名为后乐堂。但后乐堂被毁,后来刘恕为园主时扩建为“传经堂”,到盛康为园主时,因得文征明停云馆藏石,更名为“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位于大门的北方,为留园一座最大的建筑,由于五峰仙馆的梁柱均为楠木,又称楠木厅,有“江南第一厅堂”之誉。这里的一副楹联道:

白云怡意;

清泉洗心。

楹联的落款是:佚名题留园五峰仙馆北浣云沼东边墙。

楹联主要写山居生活的情趣。上联中的白云,一方面是隐逸的象征,一方面又是禅家常用的喻象,象征着不染不著、无拘无缚的自由心态。

下联表达的是以清澈的泉水涤荡心中的杂念,使心志纯洁专一,颇富玄理色彩。全联言简意赅,意趣恬淡,富有玄理妙思。

此楹联出自南朝梁时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一诗,诗道: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五峰仙馆内还有楹联为:

雨后静观山意思;

风前闲看月精神。

楹联落款是:梁谳集自宋人邵雍诗题五峰仙馆内大理石插屏。

表示此幅楹联是为馆内的大理石插屏所题。

五峰仙馆的这块大理石圆形座屏的石面纹理色彩仿佛一幅“雨霁图”,而左上方的朦胧石晕又恰成云中月,故联语选取了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如新雨洗过的青山、清风和明月,景清而意远,仿佛天然水墨图画。

联中的“山意思”和“月精神”,赋自然风景以人情味,和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意境异曲同工,写出了山和月的个性,人与山月,好像主人和宾客一样,是物我交感的绝好说明。

五峰仙馆还有楹联道:

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

借他乡一廛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楹联落款是:“盛康题留园五峰仙馆”,这是后来园主盛康的自撰联,联中的“且住为佳”,出自晋人帖:

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尔。

盛康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过药店,因所献丹药治愈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而得到青睐。

此后,凭借着自己的才能,盛康在官场上非常得意,不断升迁。而此联就是反映了盛康官场得意后的踌躇满志,寄情山水之情。

五峰仙馆的北厅还有一副楹联道: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楹联的落款是:“陆润庠题留园五峰仙馆北厅”,此联为后来清代状元陆润痒撰写,挂放在五峰仙馆厅北,借用于此和环境不甚相符。

楹联的上句谈读书之乐。作者选取了五部有代表性的著作,吸取其精髓,从中获取无穷乐趣。下句借咏花喻指人品格高洁脱俗,心志不凡。

据记载,徐泰时所建的东园已经颇具规模。后乐堂前有楼,楼下左右隅植牡丹、芍药,又在堂右数步外植野梅一林,在堂后请叠山高手周时臣垒石屏作普陀、天台诸峰峦状,山上梅岩相得,势若拱遇。池堤上红杏垂杨间植,堤尽有亭一座。

另外,徐泰时还在园中安置了三块有名的太湖石,造成了冠云峰、瑞云峰和岫云峰。这三块太湖石也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

在庭院居中者,最为高大的即为冠云峰,东西两侧分别为瑞云、岫云两峰,两峰退立两侧,屏立于冠云峰左右,呈品字形排列。

冠云峰清秀奇特,极嵌空瘦挺之妙,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取名冠云。此峰不但正面看去峻峭雄拔,风韵不凡,细看峰顶,似乎像一只雄鹰兀立其上,鹰头在西,向下盯着一只向上趴的老龟。

如从西北方向望去,却另有一番情趣,宛如一尊送子观音,怀抱婴儿,脚踩鳌鱼,亭亭玉立。

冠云峰前凿有小池,半方半曲,峰石倒影落入池中,名为“浣云沼”。峰后建楼名为“仙苑亭”,又叫“冠云楼”。

这前池后楼和石峰在色调上与形体上,形成了深浅明暗和高低横竖的明显对比,从而把冠云峰衬托得更为高大凌空。

山峰下用湖石砌成的花台小径,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真是绝妙的林泉景色,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风味。

冠云峰西侧一峰,名为“岫云峰”。峰石呈白色,嵌空玲珑,窍穴密布,视之犹如乱云出岫,飞雪轻扬。身下有一沟壑,形如深山溪涧,蜿蜒曲折。

后来峰脚下有一棵百年枸杞,攀石穿穴,缠绕其身。每值深秋,那峰石上一串串翡翠般的绿叶,以及那色同红珊瑚似的浆果,把峰石打扮得更为美丽,充满生机。

瑞云峰石呈浅灰色,亦玲珑嵌空,窍穴数百,有两个由水浪拍打形成的大洞孔,把石峰左右形成两只宽袍舞袖,相隔仅尺,如同美女扭动着细肢软腰,翠袖翾风,舞姿翩跹。

据说,徐泰时得到瑞云峰后,在将石运至东园的一路上不知破坏了多少桥梁,因此,徐泰时对瑞云峰更加珍惜了。

峰石运回苏州后,立于徐氏园林堂侧土垅之上。徐泰时女婿范允临曾对时任吴县知县袁宏道说:“此石每夜有烛光出现。”

从此,瑞云峰更是名声鹊起。但是瑞云峰运回不久,徐泰时就病故了,瑞云峰从此就高卧深林茂草之中。

过了40年,徐泰时的儿子徐溶把这些倒伏在深林茂草中的瑞云峰又竖立了起来。但是没想到,没有几年徐溶也死了,相传瑞云峰为不祥之物,所以一直被搁置了,后来才被重新立起来。

瑞云峰高约5米,宽约3米,厚1米,底座高1米,总高约6米。峰形似巨掌,褶皱相叠,涡洞相套,玲珑剔透,趣妙曲折,四面可赏,其规模体量,清秀奇特为现存太湖石峰之最。

瑞云峰不仅具有传统赏石品定的“瘦、皱、漏、透”四美,而且形态天成,神采独具,更是历史悠久,传说神奇。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赞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

徐氏园林中的简洁疏朗和自然野趣,反映了禅宗美学思想的超凡脱尘原则,而疏朗与野趣正是明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徐泰时不仅修建了东园,还给东园带来了一些文化元素。

当时,徐泰时一边修园时,一边还结识了许多朋友。他所会的好友有著名文学家、吴县知县袁宏道和长洲令江盈科。

这两人在1595年到苏州任职,把东园分别记入《园亭纪略》和《后乐堂记》中,东园也因这两篇美文而闻名。

徐泰时去世后,东园传及子孙,但是后来随着徐氏的没落,东园也逐渐衰落。清朝初期,东园曾一度被废为踹布坊。相传当时也曾经被人重建,但屡屡易主,所以总是无法得到很好的重建。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

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

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厘米,真奇怪,这么大尺寸的一块大理石,是如何完好无损从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苏州的,真是一个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