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有什么特征?

如题所述

叛逆期的特征有以下这些: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诸如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叛逆期出现的原因:

由于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孩子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响下,往往会激发他们潜意识的反抗,刺激他们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逆反心理。

扩展资料:

叛逆期如何和孩子沟通:

1.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弱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叛逆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青少年叛逆的特点分为行为和心理两类。
行为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有:
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对抗;
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心理上的特点则包括:
1、盲目性:
青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2、社会性:
现在的青少年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时期,一些人趁机搞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也给青少年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之产生消极情绪,而他们往往又由于理论修养不够,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能力,容易感情用事,过于偏激,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3、可变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要求意识比较强烈,但他们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或极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又是多种多样,所以想独立自主,一时还做不到。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实行有效的控制的。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都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4、感应性: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力量,而这种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所产生的感应作用,它对先进层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对后进层来说是转化的阻力,影响着两头,具有感应性。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他们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的感应性对班内影响很大,如不善加引导,会影响班级建设,妨碍学生的进步。
5、自发性: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间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遇事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产生一种抵解情绪造成的。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痛快。有时看到别人那样干,也跟着干,这一从众心理是逆反心理在特定条件下自发产生的表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1-30

叛逆期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叛逆期:2~3岁,自我意识萌芽。此时,孩子越来越喜欢说“不”,可能会用攻击举动表达反对意见。这是孩子从意识上开始与父母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第二叛逆期:7~9岁,小大人期。这时,孩子不愿意拉着妈妈的手,不喜欢被叫“宝贝”或小名了。男孩表现尤为明显,脾气秉性突然转变,凡事都要跟家长对着干。女孩则常常过于依赖父母,爱哭闹,比较娇气。

第三叛逆期:12岁以后,青春期。此时,孩子身体已基本发育成熟,特别是女孩发育比男孩快,但常遭遇各种挫折。比如,乳房发育过早的女孩可能受到同龄人嘲笑、排挤,加剧不良情绪体验。男孩更多地体现为暴躁、愤怒、好面子、自尊心强、易受同伴影响。

/iknow-pic.cdn.bcebos.com/0df431adcbef76090282b08e21dda3cc7cd99e1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df431adcbef76090282b08e21dda3cc7cd99e1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df431adcbef76090282b08e21dda3cc7cd99e11"/>

扩展资料:

误区一

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

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从而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跌进犯罪的深渊。

误区二

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不见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5%8F%9B%E9%80%86%E6%9C%9F/271017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叛逆期">百度百科—叛逆期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7/0706/c14739-29386168.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三个叛逆期,家长怎么管减少限制多些商量给予信任化">人民网—三个叛逆期,家长怎么管减少限制多些商量给予信任化

第3个回答  2017-03-10
你好,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为:否定性、评判性、对抗性、冷漠性、阶段性。表现有: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评判学校和老师,评判老师的教学和行为。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现象; 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现象不接受和不理解;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认为父母的管教不符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作,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第4个回答  2014-09-06
脾气大,容易跟家长老师顶嘴,不听话,喜欢尝试新的事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