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方面的问题,什么时候钓底,什么时候钓浮

如题所述

除非水温、溶氧等因素引起鱼离底上浮而需要钓浮外,钓底是常规钓法。

钓鲤鱼钓浮好原因:

1、在水底淤泥很厚的陈年老塘 这样的水域里的回水一般都很肥,而且水的碱性比较答大,经过长年的累积,大多的碱性物质都堆积在水底的淤泥里,鲤鱼虽然很是喜欢拱食水底淤泥里隐藏的食物,但其嘴上的味蕾发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

2、所以在它进食的时候嘴触到水底的碱性物质会马上离开,时间久了,这里的鱼会被迫养成离底觅食的习惯,不是很饿的时候它们是不会到水底的,只在稍微离底的位置接食落下的食物,或是捕食水中的小虫,这样的水域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可以直接上来就钓离。

钓底最重要的事:

(1)找底。这包含测出下钩点的水深以及周围水深,了解水底情形,然后找到最佳下钩点。

(2)调漂。对于钓底而言,设置什么样的调目非常关键,不过这要结合钓目设置。

(3)设置钓目。钓底时针对钓目的调整,也是钓底的精华技术所在。鱼情好,吃够猛,吃口正,则钓得灵些,子线一般处于垂直受力状态,顿口和送漂都明显,提竿也快,力求钓第一动作。

鱼情差,吃口差,或者鱼滑,或者钓鲤鱼等爱探试的贼鱼,则钓得钝些,子线一般处于弯曲状态,饵着底,双饵不受力或者受力少,尽可能滤去轻微的假信号,表现在浮漂上,上送信号为主。鱼窝发起来以后,随着不断的抛竿,鱼越聚越多开始离底抢食,这时则考虑钓半水。

钓浮和钓底的一些区别:

(1)虽然钓底也有钓半水的情形,但钓浮钓的深度往往连水深的一半都不到,钓得非常浅。

(2)钓浮时往往要不断改变钓深,钓不同的深度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的改变非常明显,挂饵大小,饵的溶散性,也直接影响到浮漂稳定后露出的目数。因此钓浮总是要淡化调目和钓目,而钓底调目和钓目总是很稳定,调目和钓目的任何改变都是不可忽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02
主要看你钓的是什么鱼,鲮鱼等底层鱼类就必须钓底,像鲢鳙等就只能钓浮,而草鱼等钓底钓浮都可以,此外还要看你钓点的水底情况,要是杂物多就只能钓浮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25
  除非水温、溶氧等因素引起鱼离底上浮而需要钓浮外,钓底是常规钓法。
  钓底和钓浮相比有以下优点:
  (1)容易聚鱼,聚鱼持久。打窝是钓底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环节。
  (2)受小杂鱼干扰少,抓口容易,上鱼率高。
  (3)渔获漂亮。大凡鲫鱼上浮的情形都发生在天气等因素恶劣的情形下,这种天气除了贪嘴的小鱼,一般大鱼直接不开口了。
  钓底最重要的事:
  (1)找底。这包含测出下钩点的水深以及周围水深,了解水底情形,然后找到最佳下钩点。
  (2)调漂。对于钓底而言,设置什么样的调目非常关键,不过这要结合钓目设置。
  (3)设置钓目。钓底时针对钓目的调整,也是钓底的精华技术所在。鱼情好,吃够猛,吃口正,则钓得灵些,子线一般处于垂直受力状态,顿口和送漂都明显,提竿也快,力求钓第一动作。鱼情差,吃口差,或者鱼滑,或者钓鲤鱼等爱探试的贼鱼,则钓得钝些,子线一般处于弯曲状态,饵着底,双饵不受力或者受力少,尽可能滤去轻微的假信号,表现在浮漂上,上送信号为主。鱼窝发起来以后,随着不断的抛竿,鱼越聚越多开始离底抢食,这时则考虑钓半水。
  钓浮和钓底的一些区别:
  (1)虽然钓底也有钓半水的情形,但钓浮钓的深度往往连水深的一半都不到,钓得非常浅。
  (2)钓浮时往往要不断改变钓深,钓不同的深度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的改变非常明显,挂饵大小,饵的溶散性,也直接影响到浮漂稳定后露出的目数。因此钓浮总是要淡化调目和钓目,而钓底调目和钓目总是很稳定,调目和钓目的任何改变都是不可忽视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