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早期的台湾居民大都来至于福建闽南地区。从地理因素上讲,福建台湾仅隔一海峡,移民具有先天地理因素。
据记载,历史上有几次闽南居民大批迁居台湾,主要是在明清时期。
第一次是明崇祯元年(1628年),闽南地区遇大旱,百姓无以为生,朝廷上下无策。郑芝龙乘机组织数万灾民到台湾,开垦荒地定居,进而增强自己的武装实力,因此在台湾地区形成了许多村落,给台湾带来了大量人口。这个郑芝龙就是郑成功的父亲,当时还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
第二次比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入是1661年。郑成功出兵南京失败后,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决定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军两万五千人先抵澎湖,然后转进台湾,经过一番苦战顺利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随后在台湾建立政权,实行屯田政策,令数万军眷随军赴台湾各地大力垦荒,在南部和西部形成一大批村镇,又一次给台湾带来了大量人口,大量的士兵及家眷都来至闽南。
随后清朝统治时期也有大量闽南人移民台湾。据记载,1811年,不包括山地的原住民族,台湾居民已超过200万人。据《台湾府志》所记,福建闽南人占了绝大多数,约占全岛汉族人数的83.1%,其中泉州约为44.8%,漳州约为35.1%。
由于闽南人众多,渐渐的闽南语成为了一种比较通用的语言,为了增加交流的便利性,更多的人也学会了闽南语。
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华夏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等地辗转到东南福建,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部分跨越海峡,到了台湾,故称河洛语。
闽南、台湾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为我们习称的“闽南语”,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中原华夏先祖在多次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也就是那时的中原话。
由于日语主要来自于迁徙到日本的中国汉族的古汉语、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马来语,英语,日语(台湾多受日语影响)融合而成。
所以今天日本人诵读佛经,吟唱诗词时,与闽南人用闽南语古代汉音诵读佛经,吟唱诗词在发音上几乎是一样的,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语却好理解。
除闽南、台湾外,闽东北的一些地方,及大陆部分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中闽南话都相当通行。闽南话会流传这么广,主要是因为历史上闽南人的迁徙和移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闽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