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湘军淮军楚军等在内战中表现出色的军队,却在

如题所述

这些军队,都是用近代武器武装的旧式军队而已,都是一些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凭借自己在家乡的号召力组建起来的。这些人组建军队,一方面是为为自己升官发财,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当地士绅们利益。这些军队的组建者们本身素质较高,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而打仗,怎么组织训练、辎重,仗应该怎么打。比那些早就腐化的八旗兵、绿营兵,还有那些由一群泥腿子组成的农民起义军,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是,为什么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这些军队就这么不堪一击呢?

首先,这些军队的首领们为了消除清政府对他们的猜忌,主动交出军权,削弱自己的军队。
其次,这些所谓的湘军、淮军,从军官到士兵,从上到下,统统腐化了。很多军官买田宅,养小妾,抽大烟,贪污军饷,还有搞走私的,根本没心思管理军队。
第三,也就是楼上说的,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这些军队的军官、士兵们很多都是老朽了。
第四,这些军队对于近代军事根本不熟悉,面对已经近代化的日军,完全懵逼。
第五,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还是老式装备,很多部队还在用大刀长矛。
第六,清王朝的建军思想还是旧思想。其实清王朝早就意识到建设军队的重要性,也开始引进一些火器,比如说步枪、手枪、大炮什么的,但是请王超的军事体制、军事思想还是旧时代的。清王朝的统治者始终认为,西洋国家的军队只是借火器之利才在对华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中国军队胜在人数多,本土作战,还是仁义之师,却没有说明军队为什么要打仗,为谁打仗。士兵很多都是不识字的农民,作战素养极差。基层军官的素质也非常差,大部分没有战术指挥能力,也没什么战略意识。部队中虐待士兵,剥削士兵的现象非常普遍。军官的提拔很多情况下不是依据作战勇猛或者是指挥有方,而是同乡、同窗、亲戚、好友、学生。曾国藩带兵打仗,他的弟弟曾国荃、学生李鸿章也带兵打仗。李鸿章带兵,他师叔的侄孙袁世凯就是自己的部下。要是这些人都是李鸿章、袁世凯这样的能人也就算了,关键是很多有这种关系的人都不懂军事。这就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第七、清王朝的统治者对世界的形势、中外实力对比以及这种对比后面深层次的原因,缺乏清醒的认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部分人还在坚守着旧时代的一切,认为向西方国家学习,就相当于天朝大国想那些蛮夷低了头。这让当时的皇室、贵族、官吏、士绅难以接受。而恰恰又是这些人掌握了政权和几乎全部的资源。他们没有变革的现实诉求,也没有变革的意愿。纵使李鸿章、张之洞这样少数已经意识到改革的官员,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也只能束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