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高科技骗局?

如题所述

实际案例

再聪明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不法分子将所谓的高新技术项目包装宣传得再万无一失,只要投资者擦亮眼睛,不要被高利所诱惑,仔细分析判断,也会发现破绽。

山东王某的控诉举报信也摆上了市领导的案头。王某平时就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所以看到广告后,他还专程到公司了解情况,第一感觉就是公司还比较正规,营业证照、公章、登记证都有。为了了解产品的性能,他还亲自做了验证。

他要买的产品是一种“微型CT透视器”。9月初,他在某杂志上看到的一则“微型CT透视器”的广告称,该透视器可以穿透瓷、铁、铜等器具的外表,清楚地看到里面物体的图形。

随后,王某与刊登广告的公司取得联系并赶到武汉,与公司销售人员面谈,并在销售人员的演示下细心检验了透视功能。其后,王某以1万元的价格购得一台微型透视器。回家后,王按照所学方法步骤演示透视器,但再无透视功能,而该公司也从此不再接其电话。

受骗案例

位于中科院声学所DSP 大楼一楼的仪科惠光公司前,一大早就聚满了讨债的人,大家议论纷纷,一位做货运的债主痛心疾首地说:“这20万元是我一年的血汗钱呀,林大兵真没良心啊!”

苦等无望,忽然有人提议:“干脆,我们去办公室里看看,能拿什么就拿什么吧!”大家纷纷响应,仪科惠光不多的几个员工哪里招架得住这群愤怒的人,很快,办公室里就一片狼藉。

林大兵因为原来的公司涉嫌经济犯罪,作为副总的他玩儿“消失”改名来到北京。什么赚钱就卖什么,很快,仪科惠光这个有可能是国内首例的渠道品牌一炮打响,在市场上抢足了风头,各地签约经销商很快就达到了100家。

从2001年初开始,林大兵的经营模式已经将仪科惠光的财务完全拖垮。林大兵携款潜逃,仪科惠光正式关闭。2003年3月25日,一起历时5年,波澜起伏,诈骗金额高达1 939万元的特大诈骗案终于落下了帷幕。林大兵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 高进低出”的销售模式;2. 折扣诱惑;3. 经销商价格极低;4. 营销网络覆盖面广。

案例警示:

骗子公司通常会通过一些办理企业登记的专业代理公司,办理正规的法人营业执照,但他们往往会提供假身份证来填写企业法人一栏,意在诈骗得逞后溜之大吉。

接下来他们就要寻找一个既豪华又气派的办公场所。许多受骗者就是被公司这种气势所蒙蔽的,比较容易轻信,然后思想就开始麻痹。

有了正规的证照以及气派的办公楼,骗子公司第三步要做的就是找几家有一定知名度的媒体发布广告,刊登一些较有吸引力又不违反广告法的致富信息和广告,且语言一定要有诱惑力。

做好了以上工作后,骗子就等着在办公室接听来自四面八方的电话咨询了,而且“骗子公司”一般都会对即将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对策,应对不了就干脆溜之大吉。所以,我们农民朋友面对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的诱惑应该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