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一、该句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如下: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二、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从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扩展资料: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6

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出自:孔子·春秋《论语·卫灵公》

第一个过字:有过错(动宾短语

第二个过字:过错 (名词)

是谓:这才是

整句: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论语》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出自《论语·卫灵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反义词有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作谓语、状语,如: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类若能改正贪得无厌的错误,就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3个回答  2021-05-16
1
而不改,是谓过矣,是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一、该句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如下: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二、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一、该句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如下: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二、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从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
第4个回答  2019-06-11
《卫灵公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是过错的意思,是字在这里做代词,是“此,这”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知道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