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之间的小故事(真实)

如题所述

1、母牛之爱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

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象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

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

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农夫与蛇

冬日的一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

露出了残忍的本性,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去救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3、舍己护幼鳝

对大黄鳝来说,那只小黄鳝不一定是它的孩子。它还是在盐水中痛苦的把它吞了下去,而且在几百度的高温油锅中,拼死保护小黄鳝,这是动物之间的真情。

一个家庭主妇一次准备油炸几条黄鳝鱼作为晚餐上面的一道菜。她将买来的大小几条黄鳝鱼都放到水里,撒上盐巴(可以使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出来。

鱼被撒盐的淡水泡过以后浑身痉挛,会不断的将肚子里面的东西吐出来)。过了一会,等这些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的差不多了。开始一条一条的放到油锅里面去炸。

被炸的黄鳝总是在油锅里面痛苦的挣扎着直到死亡。当炸到一条大黄鳝的时候,这条黄鳝并没有象别的黄鳝一样不停的挣扎,而是头冲下,尾朝上的一下立了起来。

家庭主妇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她捞出了大黄鳝,切开了它的肚子,发现里面还有一直活崩乱跳的小黄鳝。

4、围猎金丝猴

著名作家叶广芩讲了她所遇到的一个真实故事。 在70年代,那里的人们正大兴猎杀金丝猴,为的是用他们的皮做皮衣出口。她问过那里的人说:“你们做了这么多皮衣,自己穿过吗?”

他们的回答是:“我们不穿,谁穿那衣服呀,你知道吗?穿到身上的感觉象是穿头皮!”他们猎取金丝猴,是因为金丝猴的毛很稀少,而且没有绒毛。

那时侯猎取金丝猴的方式是围山。人们先从四周将金丝猴往开阔地带赶,等赶到它们无处可逃时,接下来的就是人们砍倒周围的灌木,开始人猴大战。

因为人们要的是金丝猴的皮,所以尽管往死里打,打得是人嚎猴叫,惨不忍睹。有一次围猎时,有一只母猴怀里抱着一只小猴拼命的跑,跑的过程中,又顺手揪起了一只小猴驮到背上一起跑。

这时有两位老猎人追了过来,其中有一位就是那同事的父亲。一直追到了悬崖边一棵大树上,好象猴子再也没处跑了,两位猎人举起了抢。

就在要开抢的一霎那,那只母猴的手向前一伸,竟做出了一个象人一样的“暂停”手势,两位猎人很疑惑,就停了下来。这时,只见这位母亲把两只小猴抱到了怀里,给它们喂奶。

可能小猴不是太饿,吃了一回就不吃了,跑到一边去玩了。然后这只母猴就摘下树叶,把剩的奶水往树叶上挤,再把树叶一片片的放在离小猴较尽的树叉上。

等把奶水挤干了,母猴对着两位猎人,身体象前一躬,双手捂住了脸,意思是开抢吧。这时两位猎人的抢再也举不起来了,因为他们要射杀的不仅仅是一只没有情感的动物,而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5、母熊和独臂猎人

记者在寒冷的俄罗斯采访一位独臂的猎人,在他家里看到一个熊完整的头挂在墙上,记者好奇的问,于是猎人讲起了他那年发生的故事,一个和这只熊和自己为什么独臂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这位猎人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山里打猎,因为孩子还小缺乏在山里生存的经验,误喝了参有某种动物尿液的水,于是孩子开始腹泻发烧。

腹泻的人都是没有力气的,孩子身体出现这样的状况是没法下山的,猎人只好决定和孩子住在山上,等孩子身体好些了再走。

连续几天的山上生活,他们已经没有了口粮,寒冷的冬天山上也没有什么可以食用的东西,猎人便决定去打只熊回来给病中的孩子充饥,不然他们都将饿死在这山中。

这个山上有很多熊,猎人带着枪和一把刀往外走,没走几步就看见了一只小熊。猎人慢慢地走了过去,准备击毙这只小熊,可是小熊也警觉地叫了起来,一只母熊从小熊的身后走了过来。

猎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没有把握一枪击毙这只母熊的,不能冒然开枪,不然母熊激怒,他和他的孩子性命将受到危机。他们几天没有了口粮,对于熊来说在这冬天也是没有食物的。

可是猎人手里的这把猎枪也成为了母熊的威胁。就这样,猎人和孩子,母熊和熊宝宝就这么对峙着僵持着。猎人知道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孩子生病了身体极度虚弱。

需要吃东西,熊宝宝也很饿,母熊也会随时冒险来咬死他们。于是猎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强狠狠地扔到了山下,母熊看出了猎人没有再杀熊宝宝的恶意,感动不已。

连连给猎人磕头道谢,并向猎人表示自己不会伤害孩子。猎人也感动了,他用自己手里的这把刀忍痛将自己的左臂割下扔向熊宝宝。母熊流泪了,它给猎人又磕了几个头后奔向悬崖。

它用自杀的形式向猎人感谢,感谢他们救了自己的孩子,它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平安的度过这个冬天,它选择了死来留给猎人和孩子来充饥。

猎人在山谷上看到了死了的母熊,割下来一个肉烤熟后给自己的孩子吃了,又在山下捉了些鱼回来喂给熊宝宝。为了纪念这只母熊,猎人后来就把它的头完完整整的做成标本挂在墙上。

他每到吃饭的时候会准备一碗饭放在熊头的旁边,喝酒的时候也会给它道上一杯酒,他要永远的记住这只伟大的熊妈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在大街上。救护人员赶到后,也许是担心有人伤害主人,小狗竟然和医生对峙;救护人员施计将狗的主人抬上急救车后,护主心切的它又随车来到医院,寸步不离守在主人身边。

小狗守护昏迷老人

昨下午1时30分左右,渝中区大坪正街。一辆急救车停下,出诊医生赖军和义工朝街边躺着的一个老人跑去。

当赖医生靠近昏迷的男子,正准备为其检查时,汪汪……“腊肠”突然挡在医生面前狂叫。

“它可能觉得我要伤害它的主人,一副要咬人的模样。”赖医生说。为了避免意外伤害,医生和担架工都不敢轻易靠近。

但救人要紧,于是,医生拿着一根树枝,引开“腊肠”的注意力,担架工用极快的速度将人背上了急救车。见主人被拉上车,“腊肠”立即撇开拿树枝的医生,一头扎进了车子,坐在主人的脚边。一路上,医生和担架工都不敢轻举妄动。“真的怕它护主心切,咬我们一口。”

破例让狗进手术室

下午2时许,急救车驶进了急救中心,车门打开后,急诊医生照例将病人抬出来,但这一切又受到了“腊肠”的“阻挠”,

“腊肠”不停地蹦着叫着,试图跳上主人的手推床,但手推床有半米多高,“腊肠”一次又一次跌落到地上。

“没有亲属一起吗?”急诊内科的徐医生问到。

“没有,就这条狗一直跟着他。”赖医生无奈地回答。

“让它进去吧!它好担心它的主人哦!”围观的人看见这样的场景,纷纷为“腊肠”求情。医生为难了,动物是不能进入手术室的。但是,不让“腊肠”跟着主人,谁也别想将男子推走。“腊肠”就这样和医生僵持着,在手推床周围打着转,谁也无法将它赶走。

“破例让它进去吧,不然我们怎么抢救病人啊!”徐医生考虑到病人是突发脑溢血,终于松了口。

“让病人带着狗走进手术室,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都被它感动了。”徐医生说。进入急诊室后,“腊肠”显得很安静,也不叫唤了,医生将它拴在手推床的床栏杆上。在医生为病人检查的过程中,男子痛苦地哼了两声,“腊肠”以为医生“伤害”主人,又气势汹汹地叫了起来。

小狗大闹医院CT室

为了进一步了解男子脑溢血的状况,需要再到CT室照片。“腊肠”又跌跌撞撞地跟随手推床,又叫又跳来到螺旋CT室大厅,一路上小狗的目光始终未离开主人。看到此景的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下了它追随主人的场景。

“我们都很感动,我要用手机照下他们。”一位中年男子说道。

“病人要进入机器透视,狗不能进来,怕影响效果!”“腊肠”似乎明白医生的话,叫声更响更伤心了。

“来,请你来把它拉住,不要放!等到我们照片结束。”医生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本报记者。

“哐!”铁门被死死关住,“腊肠”和记者被关在了门外。“腊肠”疯了一样抓着铁门,伤心欲绝的样子,让记者握着牵狗的绳子都很不忍心。

“用吃的分散它的注意力。”一些市民围过来,向小狗投递食物,但无济于事。记者和旁人,需要使劲用力才拉得住它。10分钟后,男子从CT室被推出,“腊肠”居然挣脱记者手中的绳子,向主人扑过去,往上跳。怕挣脱绳索的“腊肠”伤人,医生只好又一次破例,将它抱上手推床坐在主人脚边。

随后,男子被安排在急诊室住下,继续观察。也许知道主人没了生命危险,“腊肠”先是高兴地舔着主人的脸颊,随后头靠着主人大腿,呼呼大睡起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4
第3个回答  2010-12-13
自己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