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中国48处世界世界遗产.至2014年6月,中国已有47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7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50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4、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
12 文化遗产12、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1998.11 文化遗产
21、北京颐和园1998.11 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24、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 2003.7、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2004.7 文化遗产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2001.12 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2003.7 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2014..6.23增补二期)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遗产
36.福建土楼2008.7.7 文化遗产
37.江西三清山2008.7.8 自然遗产
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观
3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7.30文化遗产
40.“中国丹霞”2010.8.1 自然遗产
4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6.24文化景观
42.元上都遗址2012.6.29文化遗产
43.澄江化石地2012.7.1自然遗产
44.新疆天山2013.6.15自然遗产
45.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013.6.15文化景观
46.中国大运河 2014.6.22文化遗产
47.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2014.6.22文化遗产
48.土司遗址2015.7.4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1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如地方戏、武术、传统美术等,蔚县剪纸是传统美术里的一种,我在这40多年的纸实践中主要有几个体会,做为传承人应该把老人留下的手艺如何学到心里,把技艺如何掌握,如何把技艺传承下去,传承并不是照搬下去,而是在学透常握透的基础上如何发展下去,如何创新,比如蔚县剪纸过去从工具上讲,只在十几种,通过我的研究,现在有一百多种刀具,色料,原是单纯的四种,到现在几十种,只要世上有的色我都能配制出来,因为蔚县剪纸色料不是在市场上购买,而是自己调色,从过去的剪纸没有过度色渐变,我发明了渐变和过度,从过去的蔚县剪纸易褪色到现在的越褪色越好看,这门绝技,是我40年来的15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研,他是用我的泪水和用命换来的,为了功克蔚县剪纸褪色技术我春节独身一人去西藏、新疆等请教。正因为我努力了,创造出了生命树和国礼牡丹、世妇会剪纸会微、清华瓷、脸谱、彩蝶、清明上河图、生命树、九龙图等作品,有人问我你创做的牡丹为什么那么艳丽动人,我可以说,是用我的生命在创作,是用我心血浇灌的生命之树,是我的第二生命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2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

第3个回答  2019-02-04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第4个回答  2021-01-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