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是誰作的?

如上.

作者: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A.D.1770-1827)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中国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出版商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原文: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赏析: 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同时表现贝多芬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而后面部分,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用具体句子来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朦胧的美,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很平和,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稍慢,语气变化不大。读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骤然加速,语调起伏变化很大,突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子,而至“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大海。”语速又再次减慢,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的”后面要停顿,“波涛汹涌的大海”速度更慢,但每个字都极其有力,以表现出兄妹俩陶醉在乐曲中的心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30
月光曲 开放分类: 贝多芬、朱丽叶塔、月光曲 作者: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A.D.1770-1827)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中国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出版商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原文: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赏析: 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同时表现贝多芬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而后面部分,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用具体句子来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朦胧的美,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很平和,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稍慢,语气变化不大。读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骤然加速,语调起伏变化很大,突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子,而至“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大海。”语速又再次减慢,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的”后面要停顿,“波涛汹涌的大海”速度更慢,但每个字都极其有力,以表现出兄妹俩陶醉在乐曲中的心情
第2个回答  2014-05-01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 贝多芬 升C小调 第十四号 钢琴奏鸣曲《月光》作品27之2 创作于1801年。尽管在过去一首音乐因为有了俗称而变成非常通俗化的例子不少,但从来没有像这首奏鸣曲这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变成名满天下的名曲。 “月光”这一名称,据说是缘于诗人雷尔斯塔布(1799-1860)评论说:第一乐章使人想起“犹如在瑞士卢塞恩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轻舟一样”。由雷尔斯塔布的出生年推测,“月光”的俗称成为一般化,是在出版后经过相当时日以后的事情。不过,这首乐曲似乎一开始就有了相当的名气,使贝多芬反而有一点感到心烦,究其原因,不能否认的,不但是因为这首乐曲含有容易招来文学面上的遐想要素非常强烈,因而成为蜚声鹊起的原因,而且除了“月光”以外,也另有各种独创的解释和牵强附会的传说。其实这首奏鸣曲贝多芬自身的命名是与作品27之1同样是“幻想曲风的奏鸣曲”。在第一乐章,一样是全部为舍弃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到第二乐章即转换气氛,然后到达于属于这一奏鸣曲重心的第三乐章。第三乐章是热情的奔流,不但其奔流的激烈是在这一时期的所有奏鸣曲中极为罕见,而且是结构非常卓越的奏鸣曲形式。如果将此第一乐章的瞑想性,第三乐章的激情性与当时的贝多芬的恋爱事件、耳疾,以及一八O二年的海里根城遗书等一连串的悲剧看来,是有不可分的关联,似乎也说得通,然而遗憾的是并没有具体的资料能证实这些关联。 演奏时间:大约十五分钟。
第3个回答  2014-04-30
有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和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曲》,不知你说的是哪一部。
第4个回答  2014-05-01
德国 的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地位。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第5个回答  2014-05-01
贝多芬~ 印象最深的算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学过那篇月光曲文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