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是被无数人误解的将军吗?

如题所述

“纸上谈兵“出自史料上著名战役“长平之战”。大概就是说赵括空有满腹理论,只会空想,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实战败的一塌涂地。那么既然赵括没有打过仗,为何如此重要的战役要交给赵括呢?难道所有决策权都在赵括身上么?

“长平之战”,赵国大将廉颇在与秦军的对抗中,屡战屡败,被迫进入对峙状态死守一地,这时秦国为了打破当前局面,使用了“反间计”,让赵国把“纸上谈兵”的赵括顶了上去。赵括继任后,排兵布阵主动出击。却被白起包围,断其粮草四十六天。最后与白起做出殊死一搏,换取秦军阵亡过半,自己也阵亡在前线。而手下的的四十万的军队投降白起,却被白起全部坑杀。

我们先看一下当时的背景。七国鼎立,大家各自为战,秦国与赵国正在交战。不管哪一方大胜都意味这实力的壮大,其他国家都不会愿意看到这种局面,更希望他们能够两败俱伤。所以这时的赵国,孤立无援,只能靠自己。再来看两国战力上的对比,秦国自然不用说,战力强大,不然之后也不会一统六国。而赵国在七国中战力本就不出众,再加上军队中夹杂很多难民,根本无法和秦国相提并论。可以说“长平之战”基本是必输之战。

再来看赵括的出场,上面说了是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才把大将廉颇换成赵括。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事件。第一,赵国为什么没有识破“反间计”?赵王身为一国之君并伴有谋士,即使未识破也应小心稳妥应对,为何如此直接就换人呢?第二,为何会选择没有打过仗的赵括呢?难道满朝文武除了廉颇找不出第二个能打仗的么?赵王在决定后,赵括父亲赵奢的好友蔺相如曾劝阻赵王,说赵括没有实战经验不适合去带领军队。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战争是必败的,不管换谁去都是送死。

“反间计”谋划人:范雎。范雎也看得出赵国当时无人可用的局面,并得到情报赵括父亲对赵括的评价是把战事看的太简单。于是出此计谋,用赵括把大将廉颇换下。本以为是妙计,可他却不知赵括是真的有能力。反而弄巧成拙成倍加重了秦国的伤亡。为了掩盖他的失策,他必须说“反间计”成功了。而赵括也被迫成为了只会“纸上谈兵”的愚才。

还有一人,那就是与赵括直接交手的秦军将领,白起。白起从开始到战场厮杀,到“长平之战”杀敌无数,少有败绩,而此次“长平之战”,自己包围赵括大军四十二万,断其粮草四十六天,并得到秦国的全力支援,最后歼灭敌方两万余人,俘虏四十万,而自己却损失近半。虽说战事胜利,但白起何时吃过这么大的亏,这不是给自己抹黑么。只有把这四十万俘虏全杀了,才勉强说的过去。顺便再给赵括抹黑一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3
并不是,他本来就只会纸上谈兵,所以才造成了赵国大军惨败的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