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如题所述

纸上谈兵这个词出现较晚,至少明以前无此说,最早出现应在清朝雍乾年间,乾隆衘批“观其摺奏情词,不过纸上谈兵”,这可能是纸上谈兵最早出处,且与赵括无关,后来的沈葆桢把赵括、马谡、殷浩、房琯四人归为一类,将其称为“纸上谈兵",这可能是最早将“纸上谈兵"加到赵括身上。

纸,最早发明于西汉,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取材方便工艺简洁且节能环保,得以广泛传播。《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弊布、渔网以为纸。……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纸的存在至今无从考证,我们的考古发现也不能证明纸的源头。纸张很早就有,并不是东汉以后才有,东汉蔡伦只是让造纸的费用降低了,只可以说是改进了造纸术,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纸张的概念了,那时的纸的意思是像纸的东西,作为纸张,有羊皮纸,绢纸,有龟片纸,木片纸,竹片纸,总之,纸张的使用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把纸张断然认为从东汉蔡伦之后才有纸张。

但作为一种书写材料工具,在“纸”发明之前,古人的智慧同样高深莫测,像甲骨、钟鼎祭噐、绢帛、竹木简等等。先秦时期,作为文明象征的文字是一种贵族特权衍生的奢侈品,昂贵的书写材料工具被贵族阶层垄断,普通民众是无法享用的。而“纸”的发明与工艺流程的改进,则开启了中国历史最为声势浩荡的文化下行普世传播革命,使得出身卑微的寒门士子也有了识文断字的机会与可能。

战国末期年轻气盛的军事理论家赵括演绎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是经过后世历代史学家文学家不遗余力的渲染加工整理提炼,最终大约在明清时才正式定格为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从“典故”到“成语”,这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必然趋势,也是古老东方文明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显著的特质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3

为什么纸的出现是在东汉时期,而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会出现在战国时期呢?

首先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现在战国时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这段话出自《后汉书.蔡伦传》。

意思是,古时候的人,书写东西都用竹简和缣帛。这些用来写字的缣帛,常常被称为纸。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纸在东汉之前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缣帛的别称。1942年,我国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的东郊子弹库附近,发现了一件帛书,这件帛书诞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为东汉之前的人们,会把缣帛称为纸,所以,战国时期出现纸上谈兵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

其次把纸完全当作东汉时期的产物,这种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赫蹄书曰:“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女自知之!”

这句话,出自《汉书.外戚列传》,意思是,汉成帝用赫蹄写了一封书信,并把书信寄给了曹伟能,信上这样写道,“把这个药喝了吧,不要再进宫了,你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做。”据考证,赫蹄应该是一种轻薄细小的“染赤色纸”。一般用来替代绢帛和竹简来充当书写工具。

 除了赫蹄之外,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和敦煌甜水井汉悬泉邮驿遗址等地,也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纸张。通过这些文字记载和考古证据,我们可以发现,早在东汉之前,纸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最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并没有出现在战国时期。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这句话,出自《史记》,意思是,蔺相如说,“大王仅仅根据赵奢的名声就任用赵括,这就好比是,用胶把琴柱粘住以后再奏琴。这个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根本就不会随机应变。”

蔺相如是地地道道的战国人,但是,他在批评赵括时,并没有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只是在劝谏赵王时,用了“胶柱而鼓瑟”的典故。所以,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在《史记》里,并没有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那么,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其实,曹雪芹先生早就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曾经这样写道,“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这说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应该是在清朝之前出现的。到了民国之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才渐渐和赵括的典故联系在一起,用来批评那些不知变通的人。

 总而言之,纸并不是东汉时期才出现的,纸上谈兵也不是战国时期的成语。看来,很多问题,还是得考证一番才行。

第2个回答  2021-12-27

毫无疑问,“纸上谈兵”的典故虽然出自战国时期,但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却不是出自战国时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纸上谈兵”的具体情况。

“纸上谈兵”的典故。

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经在阏与之战中一战击败秦军,秦军损失惨重,这是秦国变法以来秦军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以至于之后很长时间不敢轻易招惹赵国。赵奢也是因此一战成名,赵惠文王封其为马服君。

赵奢的儿子赵括,可能受父亲影响,从小爱看兵法,读了不少兵法著作,逢人谈军事头头是道,像是个久经战阵的老将,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能说得过他,有不少人夸赞他,他也因此更加傲娇。

《史记》:“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如果换成别人,肯定会为自己的儿子如此有才开心,但是赵奢却非常担忧,认为赵括轻言兵事,不知其凶,不能担当大任。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当时的名臣蔺相如,也认为赵括能够读他父亲的兵书,却不知道随机应变。

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后来长平之战时,赵王一心想趁早结束战争,不顾其母和部分大臣的劝谏,任用赵括为将军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括贸然出击,赵军被秦军包围,突围不成全军覆没。赵括空谈军事,不懂得随机应变,成了一个笑柄,这就是“纸上谈兵”的典故。

战国不可能出现“纸上谈兵”的成语,因为战国无纸。

战国时期,人们记载事物的书写载体大多用的是竹简,也有少数用锦帛、衣料或动物皮毛等,但是这时候还没有纸,不可能出现“纸上谈兵”的成语,在那时的史料记载上,也没有发现“纸上谈兵”的说法。

据考古发现和相关史料记载,纸的出现大约在西汉时期,东汉时期,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良,纸的质量得到改善,造价也下降,逐渐成为主流的书写载体。

“纸上谈兵”成语的由来。

“纸上谈兵”的出现是什么时候?在现有的史料中,出现“纸上谈兵”成语最早的是清朝的文献,而当时说的也不是赵括。

后来,著名的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有句这样的话:“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被认为是“纸上谈兵”的出处。

之后,“纸上谈兵”逐渐和战国时期的赵括联系起来,现在人们一说“纸上谈兵”,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赵括。

可见,“纸上谈兵”的典故是战国时期的赵括,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却是后人发明的,用来形容只会书生论道,却缺乏现实可行性的行为或方案等等。

第3个回答  2021-01-24


“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起用兵打仗来头头是道。赵括曾跟父亲赵奢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都说不过他。但赵奢并没有夸儿子厉害,而是担忧地跟妻子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将来若是率军打仗必遭惨败。”

后来长平之战,赵国中了反间计,撤掉廉颇,命赵括为将,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四十余万士兵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不久就被秦国灭掉了。


所以,“纸上谈兵”意思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很厉害(但真打起来就不行了),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那么问题来了,公认纸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为什么战国时期就有“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据范晔《后汉书》记载,蔡伦用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价格低廉的原材料造出了纸,因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被天下称之为“蔡侯纸”。


但班固《汉书》记载,公元前2世纪就有用纸包药的事例。可见在蔡伦造纸之前,就已经有纸存在了,蔡伦很可能只是改进了造纸术。特别现代考古发现,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和敦煌甜水井汉悬泉邮驿遗址都出土了西汉纸,更加实锤了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但这也只能把造纸时间往前推到西汉期间,战国时期依然是没纸的。

那么“纸上谈兵”是错误的吗?并不是。这里头其实存在两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纸”字最开始并不是指现在的“纸”。根据《康熙词典》:“古人书於帛,故裁其边幅,如絮之一苫。”后汉书也明确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也就是说,最早的“纸”字,指的是用于书写的丝织品,所以是“绞丝旁(纟)”的。

第二个误解,“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并不是战国期间出现的。甚至在《史记》里,司马迁先生也没有用这个词儿。目前所见最早的来源,是明初大臣刘三吾(自号坦坦翁)的《湘南杂咏(三首)》:

遣使频年赴帝京,名为计事岂真情。

鄂垣仅有湘南的,朝野犹夸纸上兵。

诸镇一如唐末岁,孤忠谁是李长城?

山河依旧天如水,愁听寒鸦日暮声。


晚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小说里,也用上了这个成语:“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所以,纸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是没有错的,因为典故大多数是在当事人去世很多年之后,在后世才逐渐形成的。

第4个回答  2021-01-23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耐人寻味。根据考古发现,纸张虽然在战国时期便已经出现,但并未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进技术,发明用纤维废料经特殊工序制成的"蔡侯纸",人们才慢慢用起纸来。

直到魏晋时期,纸才终于被广泛使用,"洛阳纸贵"的典故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这样看来,"纸上谈兵"的典故应当不会早于魏晋。毕竟在这之前,这一成语可能就要改成"简上谈兵"、"竹上谈兵"或"帛上谈兵"了。

有人认为,纸上谈兵可能来源于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最贴近纸上谈兵四字的则是明初文人刘三吾在《湘南杂咏》中写就的"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一句,由此看来,纸上谈兵虽写的是战国人物和故事,但这一成语的诞生年代或许与战国相隔很远。这也说明,成语的诞生多有强加附会的意思。

"纸上谈兵"意为空谈理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其衍生源于战国时期一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

秦赵两国交锋,赵国将领名将廉颇来取守城战略招致赵王不满,临阵换帅。将名将廉颇改为熟读兵书的赵括,赵括为名将赵奢之子,但其名声却正好相反。赵奢以军事能力卓越而闻名,赵括却因打输长平之战,致使赵国国力一落千丈而被加上"纸上谈兵"的嘲讽。

然而,这场事关两国长期发展综合国力的战役,之所以败真的只怪赵括吗?赵括为什么会输?他真的是一个庸才吗?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的背景。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秦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而与赵国爆发冲突,秦国的左庶长王龁攻打赵国,而赵军主将廉颇则固守不出。

其实,面对气势汹汹的秦军,廉颇筑起高墙,消耗对手的战术是十分成功的。然而这样的一种战术,对本国的国力同样是一种考验。战争后期,赵国向他国借粮,说明缺粮,难以久持。赵向秦求和但未果说明赵王急于结束战争,赵王对廉颇作战方式不满。秦国丞相范雎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赵孝成王果然相信,便改派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为主将,统率赵国军队。

这时,赵国丞相蔺相如劝谏道:"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就是说,赵括能够通晓父亲赵奢的兵书战法,却不能够对之进行理解和变通。

不过,急于求胜的赵孝成王可不管这一点,他执意以赵括为将,并让其主动出击。

蔺相如认为赵括虽然自幼学习兵法,对行军作战之事信手拈来。但他骄傲自矜,认为全天下没有人能够在打仗这方面胜过他。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虽然没有问题能难倒他,但却并不认为儿子是真正的领兵有方。

赵括的母亲询问赵奢原因,他回答:"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确实很有天分,但他自我感觉太过于良好,把战争想得过于简单。赵奢敏锐地预见到如果有一天他真的领兵打仗,会导致赵军的失利。

赵孝成王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君王,毛遂说他不能领兵,赵孝成王非要他领兵,导致兵败毛遂羞愧自尽。赵括爹妈都说赵括不行,赵孝成王非要赵括领兵,识人确实特别。

赵国换将,秦国呢?秦国也换了将。秦国开始的将是王龁,这大约是赵王敢换将的原因之一,可能认为秦国并没有把主力放入战争。然而秦国却悄悄把主将换成了白起,白起一生无败绩,军事能力了得,就是廉颇和赵奢也未必能赢他。赵括作为军事小白,碰上这么一个对手也是无奈。秦国当时将十五岁的男孩都纳入战争,是举全国之力对付战役。反观赵国,赵王和秦王对峙三年,却未积极争取支援。

不过,赵还是投入了约四十五万兵马,也下了本钱。秦投入了多少众说纷纭,有说五十万,六十万,一百万。但无论是哪个,都比赵国多。

赵括到达战场,一改原本的指令,率领兵士主动出击。而秦军刚刚到来的上将军白起早已做好准备,他先是佯败,将赵括吸引的全力追击,然后又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赵军后方,对其形成包围态势。随后,白起以骑兵将其分割开来,使其相互孤立,陷入慌乱。

最后,白起又将赵军的粮道切断。这一连串的计策让根本没有领兵经验的赵括无暇应对,只好先全力防守。

四十多天后,赵军因为饥饿而战力大减,士卒离心。于是赵括孤注一掷,率领精锐冲杀,最终被射杀。史载:"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赵输了,但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赵败了,但秦的损失也很大,赵括打不过白起,但也没让白起好过。

赵括军事能力如何,史书无更多记录。但就结果来说,他在赵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打到白起都恨得牙痒,大约不是个只知道理论不懂得实践的人。白起说的"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大约也是对长平之战感触太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