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道?

如题所述

老子《道德经》中有许多关于“道”的论述。笔者选择其中关于“道”的主要论述,按内容的逻辑关系排列在一起,然后逐条给与解释,从而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理解老子的“道”。

一,《道德经》关于“道”的论述: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譬道之于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

二,上文含义的逐条解释:

宇宙最初的时候分布着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很有独立的精神不依赖于任何外物,永不停息地运行。是它演化出了天地万物,所以它是天地万物之母。老子把这种原始最初的物质称为“道”。

它演化出万物以后,仍然广泛地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仍然在养育滋养着万物。

“道”在演化之初先演化出太极,后来太极演化出阴阳两部分。阴阳两部分继续演化,后来产生出纷繁复杂的万物。

在自然界里,水的做法最接近于“道”的精神。大地、动物、植物、人等万物都需要水的滋润。但水滋润万物有功,却不居于高的地位,而是愿意居于很不显眼的低洼之地。这种毫不彰显自己、默默无闻地工作的精神是上等的善。

水的这种做法和道是相似的。理解了水的精神,就理解了“道”的精神。

“道”从来不推辞生养万物的责任,但养育了万物有功,却不主宰万物,而是让万物自由地发展。

天之道就像张弓射箭一样。弓抬得高了就要向下压,如果过低就要往上抬一抬,才能射得准。天道会把有余的拨出一部分,分给不足的。

物极必反是道运行的基本规律。道是无形的飘飘渺渺的,所以作用也是柔弱的。

“道”是无形的飘飘渺渺的,它的运行无法被人看到,所以老子称它是“无为”,也就是没有作为。但“道”以这种别人看不到的运行方式,却一步步演化出了天地万物,产生了巨大的作为。所以,“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就是说,毫不张扬默默无声地工作,有着很大的能量。

人如果能继承“道”的这种“无为”的行为方式,也可以达到“无不为”。

老子之道

道是无形的,作用是柔弱的。所以,它对万物都有利,没有害。

“道”是平淡无味的,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但它的作用却不会穷尽。

“道”隐藏着很少有人知道它。但它是最善于成事的。

“道”的论述在《道德经》中还有一些,本文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其实是一种提高个人道德和修养的方法,非常有利于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如果现代人能够理解并弘扬的话,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道德层次。
第2个回答  2021-02-2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思想属于逍遥一类的,对道当然是存而不论的。用西方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形而上学。道就是事物的规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