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菜荤菜菜谱大全

大锅菜荤菜菜谱大全

1、炒, 这是大锅菜用得最多的烹制方法,它又可具体分为炒大锅荤菜和炒大锅素菜两种。

2、炒大锅荤菜,炒不码芡不勾芡的大锅荤菜,如回锅肉、盐煎肉、葱爆羊肉、青椒鸡块等。炒这类菜时,应将主料(肉类或禽类)事先用精炼油拌匀,以防原料下锅后相互粘连,辅料(蔬菜)应选含水量较少、吸油性较大的原料,如青椒、蒜苗、洋葱、莲白、豆腐干等,炒菜时的用油量也应稍大一些。炒既码芡又勾芡的大锅荤菜,如青笋肉片、青椒肉丝、鱼香肉丝、宫保肉丁等。炒这类菜时,主料(肉类或禽类)码芡要厚一些、干一些,且主料最好先下锅用热油滑熟捞出后,再下锅与辅料一起炒制成菜,若是主料的量太大,则可分几次下锅滑熟,辅料(蔬菜)则应事先用少量精盐码味,再挤去部分水分,以使其下锅后水分较少且容易成熟,也可将辅料事先焯水、过油或煸炒至断生,再与主料一起烹制成菜,以缩短其正式烹调时间并保证其充分地成熟。此外,勾芡用的滋汁也应事先调制好,滋汁的用量也应少于小锅菜,但滋汁要调得比小锅菜的浓稠一些。

3、炒大锅素菜,炒含水量较高的绿叶类蔬菜,如菠菜、空心菜、韭菜、鲜菜心、青笋尖等。炒这类菜时火力要旺,油温要高;原料下锅后要快速翻动,以使之受热均匀且快速成熟,原料要下锅炒至断生后才可放入盐,以免过早放盐而致使原料吐水,从而将“炒菜”变成“煮菜”,也可将某些原料(如青笋尖)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后,再下锅进行炒制,以缩短其炒的时间。另外还需注意一点,炒绿叶类蔬菜时切忌加盖,否则会将菜叶焖黄。炒含水量较低的其它类蔬菜,如青笋、南瓜、土豆、四季豆、蒜薹等。炒这类菜时,先应当根据原料的特性去进行不同的初步处理,如土豆(切丝)冲净淀粉后,要先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再下锅进行炒制,四季豆要在入沸水锅中焯至断生后,再下锅炒制,青笋(切片或切丝)、南瓜(切丝)、蒜薹(切节)都得先用少量精盐码味,再挤去部分水分,然后才下锅炒制。炒大锅素菜时还应注意,不能将原料炒得过熟,一般炒至断生或熟就可以了。因为成菜起锅装入大盆后,菜肴的余热还会将原料进一步“沤”熟(即常说的“后熟”)。另外,炒素菜的大锅最好专锅专用,也就是说不宜将炒素菜的大锅用来炒荤菜(特别是烹制烧烩菜),以保持炒锅的滑爽,防止后面炒素菜时粘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0
炒大锅菜也有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大锅菜所固有的缺点,从而使炒出的大锅菜相对好吃一些。例如,大锅菜的原料一般要切得比小锅菜粗一些、大一些、厚一些,以避免下锅后碎烂;特别是大锅菜中的姜、葱、蒜等小配料,都不能切得过小过细,以免下锅后炒煳;而对一些难以制熟的原料(如四季豆),则须先经过预熟处理(如焯水)后再下锅;炒大锅菜时,锅要热、火要旺,且先要进行炙锅;原料下锅后还要将锅铲不停地翻动,以使其受热均匀且不生不煳,等等。

大锅菜可以用多种烹制方法成菜,但其中用得最多的还是炒、烧、蒸三种。下面,笔者就分别对这三种大锅菜的烹制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作一简要介绍。

一、炒

这是大锅菜用得最多的烹制方法,它又可具体分为炒大锅荤菜和炒大锅素菜两种。

1炒大锅荤菜

炒不码芡不勾芡的大锅荤菜,如回锅肉、盐煎肉、葱爆羊肉、青椒鸡块等。炒这类菜时,应将主料(肉类或禽类)事先用精炼油拌匀,以防原料下锅后相互粘连;辅料(蔬菜)应选含水量较少、吸油性较大的原料,如青椒、蒜苗、洋葱、莲白、豆腐干等;炒菜时的用油量也应稍大一些。

炒既码芡又勾芡的大锅荤菜,如青笋肉片、青椒肉丝、鱼香肉丝、宫保肉丁等。炒这类菜时,主料(肉类或禽类)码芡要厚一些、干一些,且主料最好先下锅用热油滑熟捞出后,再下锅与辅料一起炒制成菜;若是主料的量太大,则可分几次下锅滑熟;辅料(蔬菜)则应事先用少量精盐码味,再挤去部分水分,以使其下锅后水分较少且容易成熟;也可将辅料事先焯水、过油或煸炒至断生,再与主料一起烹制成菜,以缩短其正式烹调时间并保证其充分地成熟。此外,勾芡用的滋汁也应事先调制好,滋汁的用量也应少于小锅菜,但滋汁要调得比小锅菜的浓稠一些。

  其原因是:炒大锅菜时火力不足,原料中的水分不易蒸发,因此滋汁中不应有太多的水分。总的来说,炒这类大锅荤菜实际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炒”,倒是有点像在“烩”菜了。即先在锅内放油烧热,再下入小配料(姜葱蒜等)炝香,然后下入经过处理的主辅料,接着快速翻匀,烹入滋汁,芡熟即可起锅。

2炒大锅素菜

炒含水量较高的绿叶类蔬菜,如菠菜、空心菜、韭菜、鲜菜心、青笋尖等。炒这类菜时火力要旺,油温要高;原料下锅后要快速翻动,以使之受热均匀且快速成熟;原料要下锅炒至断生后才可放入盐,以免过早放盐而致使原料吐水,从而将“炒菜”变成“煮菜”;也可将某些原料(如青笋尖)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后,再下锅进行炒制,以缩短其炒的时间。另外还需注意一点,炒绿叶类蔬菜时切忌加盖,否则会将菜叶焖黄。

炒含水量较低的其它类蔬菜,如青笋、南瓜、土豆、四季豆、蒜薹等。炒这类菜时,先应当根据原料的特性去进行不同的初步处理,如土豆(切丝)冲净淀粉后,要先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再下锅进行炒制;四季豆要在入沸水锅中焯至断生后,再下锅炒制;青笋(切片或切丝)、南瓜(切丝)、蒜薹(切节)都得先用少量精盐码味,再挤去部分水分,然后才下锅炒制。

炒大锅素菜时还应注意,不能将原料炒得过熟,一般炒至断生或熟就可以了。因为成菜起锅装入大盆后,菜肴的余热还会将原料进一步“沤”熟(即常说的“后熟”)。另外,炒素菜的大锅最好专锅专用,也就是说不宜将炒素菜的大锅用来炒荤菜(特别是烹制烧烩菜),以保持炒锅的滑爽,防止后面炒素菜时粘锅。

二、烧

也是大锅菜用得较多的方法,它又可具体分为烧大锅荤菜和烧大锅素菜两种。

大锅菜的做法

原料:大白菜切块1500克,河北腌熟肉切片250克,炸肉丸子250克,炸豆腐块150克,海带切丝150克,宽粉条150克.
辅料:调和油100克,豆瓣酱30克,酱油少许,葱末少许,盐少许,味精少许.
做法:
1.将白菜块.海带丝.粉条用开水煮软,捞出待用;
2.炒锅上火,倒入调和油,当油6成热时将肉片及葱花同时放入锅中炒制,当有葱香味时放入豆瓣酱,翻炒出味,随后将白菜.海带丝,粉条放入锅内翻炒后加水1.5升,水开后加入酱油.盐.味精.炸丸子.炸豆腐块,大火炖5分钟,在用小火吨15分钟即可.

收起

其他答案

做大锅菜并不容易,要做好大锅菜就更不容易。
适合于大锅制作的
烹饪方法
有:烧煮焖炖熬酥卤等,这些都需较长的加热时间;急火快炒的烹调方法不适合大锅制作。

需要有好的汤,买大棒骨或排骨或牛肉或鸡。炖汤
然后放蔬菜就很好吃了/
白菜炖豆腐,用大骨汤来炖,放点五花肉片。
酸菜炖冻豆腐。
萝卜土豆炖牛肉。
排骨炖海带。
猪肉炖粉条
蘑菇或藕炖鸡。
还可以用茄子,五花肉,豆角,土豆,辣椒,西红柿做乱炖。
总之炖菜需要汤鲜,炖出来才好吃。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3
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地炒。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菊花锅

制作原料: 净鱼肉50克、鸡脯肉50克、里脊肉50克、猪腰片50克。 菠菜75克、精丝40克、油馓40克、白菊花40克、鸡蛋50克、糖蒜20克、香菜15克、芝麻酱20克、芝麻油20克、豆腐乳20克、腐乳汁20克。腌韭菜花10克、辣椒油20克、酱油2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绍酒25克。

菊花锅的做法:

菊花锅

1、净鱼肉、鸡脯肉、里脊肉均片成长5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的片。猪腰片剔去净腰臊,也片成同样大的片,菠菜洗净,切成3.5厘米长的段。

2、炒锅置中火上,放花生油烧至五成热(约125℃),放粉丝一触捞出,油馓从中间拆断;白菊花洗净,摘去蕊,将以上原料连同鸡蛋、水饺、糖蒜、香菜末分别放入2个盘内,芝麻酱用芝麻油解成汁,豆腐乳用乳汁澥开,用腌韭菜花、辣椒油、酱油、精盐等调料分别各盛入两个盘内。

3、汤锅内放清汤,味精、绍酒,旺火烧开后打去浮沫,倒入菊花火锅内,点燃火锅,待烧开将切配好的各种主料、配料、调料端上餐桌,摆在火锅周围。由食者用筷子随意夹起主、配料放入火锅汤内涮熟,按其所好选取调料蘸食。
第3个回答  2021-01-27
中式烹饪中,爆炒一般会因为油分子挥发起火,场面很是好看。但炒制的油温时间火候掌握十分需要经验,过急易不熟,过久让食材失去嫩脆感。是中式厨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制作原料: 水法鱿鱼400克,香菜梗150克,清油1000克(实耗约100克),料酒30克,醋20克,盐2克,味精5克,葱丝、姜丝、蒜片各2克,香油10颗。

芫爆鱿鱼卷的做法:

芫爆鱿鱼卷

(1)鱿鱼去头、去内膜和明刺,剞麦穗花刀,切菱形片。香菜切断。

(2)鱿鱼片用开水焯起卷。

(3)锅上火放油,烧至六七成热,投入鱿鱼卷稍滑油后捞出,控油。锅留底油,放葱姜蒜爆香,放入鱿鱼卷、香菜,加料酒、醋、盐、味精点钞。出锅前淋香油即可。
第4个回答  2018-07-16
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者吸收昆虫的养分的部位。叶绿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