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老谋深算????

如题所述

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我国历史上强盛的汉王朝。刘邦之所以成功,我认为与以下特点密不可分: 1、为草莽却知人善任 刘邦一介草莽,在乱世之中起兵,居然登上皇帝宝座,刘邦自我总结原因:“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手下聚集众多英雄豪杰,其中不少人跟过项羽,但由于不被重用,才投奔刘邦,而刘邦知人善任,终获成功。 2、是无赖却豪放大方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苟富贵,毋相忘”等是许多将领蛊惑众人起义的口号,但更多将领心胸狭隘,事后翻脸不认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刘邦一个无赖之徒,却深知感恩和激励的重要性,每次打了胜仗,都毫不吝啬封赏,对功臣加官进爵,对士兵也有物质奖励,手下的人故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 3、好女色却收放有度 刘邦攻入咸阳,进入了阿房宫,见宫室里声色犬马、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单是美女就有几千人。就想住下来尽享后宫美女,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万万不可,以免失掉人心,刘邦遂听从劝告,还军霸上。刘邦对王宫里的美女期待已久,但考虑到时机不对,便忍住欲火,对一个好色之徒而言,实属不易。 4、性傲慢却从谏如流 大汉初立,百废待兴,一些人便向刘邦进言治国之道,名士陆贾便是其中之一,他和刘邦谈话总是不离《诗》《书》,为刘邦所谩骂,陆贾说:你可以马上得天下,但能马上治天下吗?刘邦面有惭色,便让陆贾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并重用了一批文人,为汉朝日后兴旺发达立下汗马功劳,刘邦虽是粗人,性情傲慢,却不是鲁盲无知之人,别人说的有理他能虚心接受,忠言虽逆耳,但他能广纳良言,得以兴邦。 5、虽位高却知错能改 刘邦称帝后开始追求享乐,在京城长安附近强行圈了一大片山川土地,不许百姓在这片土地上种地,把它变为专供自己打猎游乐的场所,还给它起了个美名叫“上林苑”。因长安附近可耕种的土地很少,百姓意见很大,萧何便上书反对,希望刘邦退“林”还耕。刘邦十分恼火,把萧何送到廷尉处治罪。大臣王卫尉挺身而出,为萧何争辩。王卫尉言语激动,珠连炮般地向刘邦发难,刘邦越听越觉理亏,便释放萧何,并亲自向其赔礼认错,堂堂大汉开国皇帝,竟向臣子赔礼道歉,这种精神,深值我们后人学习。 6、短学问却富有远见 刘邦临终前,吕后问萧相国死了之后,谁可接替,刘邦说曹参可,吕后又问曹参后呢?刘邦说王陵可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由陈平辅佐,陈平有智谋但决断力差,周勃虽不善言词,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为国立功的肯定是他,让他做太尉吧。后来的事实证实刘邦的先见之明,大汉江山能不被吕氏篡夺,周勃和陈平功不可没。可见刘邦虽短学问却很有见识,能识人,有远见。 刘邦起兵之初,势力、人气、威望、气势、勇猛均不比项羽,却凭借识才、隐晦、忍让、智谋、坚韧等特点最终以弱击强,以少胜多,终成王业。现在我们品之尚觉余犹未尽,其身上可学之处多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1
刘邦和“老谋深算”关系不大,我刚才在别的问题里说了,让别人去论证你捏造的现象,这是诡辩。
刘邦出身草莽,近乎动物本能的趋利避害,所以才能生存。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谋和算都不如别人,怎么叫老谋深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1
他啥本事没有 就是会看人会用人
第3个回答  2018-11-01
首先刘邦的领悟能力非凡:《史记 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在辅佐刘邦之前,曾辅佐过其他人。可是,当时无论谁都不能领会张良出的主意。张良一到刘邦身旁,就发现刘邦聪明无比——张良的计谋刚说个开头,刘邦就知道计谋的用意了。所以张良感叹:“沛公迨天授!”居然怀疑刘邦有神助。
再次,刘邦有过能改,不断进步。知道忍一时而的一世,会克制自己。《鸿门宴》记载,刘邦起兵开始喜欢金银珠宝和美女,可取咸阳之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说明刘邦有天下之志,不被眼前虚荣迷惑。——其实,能力强的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断增强能力的人。刘邦就是一个。
第三,刘邦有自知之明,这个别说他的老对手项羽至死都没有领悟(乌江自刎时,一点也不反省,尤然胡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鬼话)。至今,很多人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刘邦知道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将张良,萧何,韩信,曹参,樊哙等人作为自己能力的延长,消灭三秦,破掉赵国。这不是高级的智慧吗?
所以,拿刘邦和项羽一比,综合分数谁高谁低不是一目了然吗?(当然,军事得分项高刘低)所以张良,萧何,韩信,曹参这些聪明人不需要所谓的“驾驭”,自然忠心耿耿的听命于刘邦。因为他们是不会选择项羽的。
如果非要说“驾驭”,刘邦主要也是针对后期的韩信。那时韩信帮刘则刘胜,助项则项赢。刘邦是既疑之,又怕之。所以表现得对韩信很大度,很放心,,很优厚,树立恩德。果然,韩信感恩戴德,没有反叛或独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种帝王心理和权术吧?所以说刘邦是老谋深算,得天下既是有天时,又是有实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