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地理语言写诗反映地理现象

如题所述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温带大陆性天气
2、“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快行冷锋的影响
3、“南枝向热北枝冷,一种东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销魂”(杜牧《清明》) ——准静止锋的影响 6、“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 ——地壳变动 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季节性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相变化 9、“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回”(《长歌行》) ——水循环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11、“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地域性 1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水循环 13、“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 ——地壳变动
1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波浪的腐蚀作用 15、“君问回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1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1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远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地球自转 1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的多哉轨气,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地面就能获得较多的热量补偿。故夜间降温较晴天慢得多,地?**露炔灰捉档?℃以下。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的科学道理。而连续的阴天除使霜冻来得晚外,还会导致降水天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秋阴不散"的两种结果。
19."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露认陆悼欤钡孛***露冉档?℃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 20."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熏风,都是……(《黄土高坡》)
这首歌唱出了我国东部地区一年中的主要风向。亚洲东部是典型季风天气分布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这就形成了季风。夏季北太平洋上高压的势力大大增强,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热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沿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熏风。冬季相反,形成西北风,这就是歌词中所说的一年中的风向,"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熏风"。
21."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
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
22."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热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
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旱灾难,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式。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式。
2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玄月霜降秋早冷,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 本组诗句说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及秋季早来的冷潮带来的危害。春季和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加之多风,蒸发较强,而南方夏季风前缘雨带尚未移到本区,降水少,因而这里春旱相当严重,"春雨贵如油"。春旱对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正如诗中所说的"麦苗不秀多黄死"、"麦死春不雨"。七、八月份,当锋面雨带移到华北时(此时为快行冷锋),华北地区降水较多,即"夏雨满地流"。有的年份,北方冷潮来得早,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即"玄月霜降秋早冷,禾穗未熟皆青乾"、"禾损秋早霜"。由此可说明冷潮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不是冬季,而是年龄两季。 24."高处不胜冷"(苏轼《水调歌头》) 此句说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在高空,由于间隔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在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躲高原),由于空气淡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25."随风潜进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热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热锋是指热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热气团沿冷气团渐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热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热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随风潜进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还描述了降水过程。
1、“两个黄鹂叫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C)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葛尔盆地 解析:西岭雪山距成都95公里,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的西岭雪山,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区内大雪山海拔5364米,是成都第一峰,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照射下,雪白晶莹,银光灿烂,秀美壮观。唐代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尽句。西岭雪山也因此得名。
2、杜甫的著名诗句“会当凌尽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是:(C) A、安徽黄山 B、江西庐山 C、山东泰山 D、四川峨眉山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四周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著名中外的五岳之尊。婺源旅行社 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容的是:(D)
A、四川九寨沟 B、长江三峡 C、海南“天崖天涯” D、桂林山水 解析:写的是广西桂林的象鼻山和漓江.广西桂林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山水风景区,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著名于世。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颂桂林山水的美丽。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往的:(B)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解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色。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荚冬古道西风瘦马”这枯藤和老树,小桥和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的对比写照。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给我们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色。毛泽东的《昆仑》一词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飞出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冷彻。”既写出了昆仑山之高,又写出了山上茫茫苍苍的积雪,被狂风一吹,沸沸扬扬的景象。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A)
A、江西庐山 B、安徽黄山 C、青躲高原 D、桂林猫儿山 解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由于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