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

有什么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

一、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一)电话欠费、无息贷款、中奖等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某些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中奖或者其他利益诱惑等,诱使事主一步步陷入设计的圈套中实施诈骗。

(二)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保证金预付诈骗。如犯罪分子会给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你卡上有资金,他们并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内,骗走你的钱财。广大我行客户在收到我行发送的账户资金变动的短信号码为:106901331601601689,此号码为唯一我行账户资金变动发送号码,如出现此号码发送的异常账户资金变动情况,或者出现任何异常转账情况,请广大客户及时电话咨询我行唯一客服电话:400-160-1689。

(三)退税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ATM机转账退还税款。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

(四)虚构绑架、紧急情况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其他人员,打电话谎称你的亲属被绑架或者突发疾病的情况,如: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被法院传唤等“紧急情况”,要求您紧急汇款,您一旦汇款,就上当受骗了。

(五)盗用QQ借款或者网络消费等实施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

(六)“冒充领导”或者“黑社会人员”等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假冒领导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等为由,让受骗单位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或者以欺诈受害者,冒充黑社会分子威胁受害人家破人亡,需要拿钱消灾等实施诈骗活动。

(七)电话交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个人条件优越的交友信息(如:谎称自己为“款姐”或“富商”),在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事主,然后借机诈骗。

(八)利用微信实施诈骗,如通过从“摇一摇”功能获取个人隐私等、使用“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打开了有病毒的图片、链接等,同时对现在出现的新兴购物方式二维码购物也需谨慎使用。对以类似银行微信客服发送的转账或者汇款的要求,一旦涉及账户资金,需要反复确认方可汇款。长葛轩辕村镇银行微信公众号为“轩辕银行”,我行微信客服不会通过微信发送要求转账或者汇款等信息,对出现的异常汇款要求,请及时拨打我行唯一客服电话:400-160-1689核实。

二、电信诈骗防范技巧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做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总结起来就是: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 ,诈骗信息勿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8
应当做到三不:
  1、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