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质调查大发展阶段

如题所述

新中国成立后的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本调查区及邻近地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涉及的调查研究工作极少,系统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后至今 ( 图 1-2) 。这一阶段的地质调查反映了多学科多种形式的结合,总体来看,可以分为区域地质调查、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运用新方法技术 ( 航磁、重力、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地学断面、GPS 测量等) 及新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的专题性研究、综合研究与学术交流等,各类调查研究分述如下。

图 1-2 工作研究程度图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有:

1979 ~ 1986 年西藏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了 1∶100 万改则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填图范围: 东经 84°00' ~90°00',北纬 32°00' ~36°00',填图面积: 245 600 km2。1∶25 万玛尔盖茶卡幅区域地质调查的调查区处于该调查区的北部,这一带的地质调查路线间距平均 40 km,图面表示精度 1 km ×2 km。报告中认为北部地区主要出露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 ( 古近系、新近系) 等沉积地层及新生代火山岩,并把这一带划分成昆仑陆块和大横山-黑熊山缝合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由于工作较粗略,其地层划分和构造单元划分依据均不足。

1980 ~ 1982 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东昆仑地区进行过 1∶100 万区域地质调查。所填图幅为阿其克库勒湖地区。填图范围: 东经 88°00' ~91°30',北纬 36°00' ~37°30'。总填图面积为 41 232 km2,路线密度 10 ~ 50 km,图面表示精度 1 km × 2 km,图幅位于本调查区的北部,工作范围未涉及调查区内。对调查区的地层划分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84 ~ 1985 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由西昆仑东段向东昆仑西段进行 1∶100 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属空白区扫面性质,调查区呈一形状不规则的长条状,其东部延入玛尔盖茶卡幅( 1∶25 万) 内的云雾岭一带,南部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为界线。调查区路线密度 10 ~50 km,图面表示精度为 1 km × 2 km,该图幅最终验收为良级。图幅采用系图填图法。以鲸鱼湖断裂为界将南部划分巴颜喀拉地层区,北部为昆仑山地层区。本调查区涉及巴颜喀拉地区,他们认为该地层区内出露二叠系—三叠系一套浊积复理石沉积和第三系 ( 古近系、新近系) 红层、新生代火山岩等地层,在云雾岭一带还有一大的花岗岩体。

1999 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开始实施以来,在调查区西、北、东的相邻 1 ∶25 万图幅内均开展了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现已完成 ( 表 1-4) 。这些图幅内的工作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指导,在地层划分、构造单元认识,尤其是在结合带、蛇绿混杂岩带的认识上都比过去有了重大突破,这些资料对调查区的实际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表 1-4 调查区及邻区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简表

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综合研究与学术交流等区域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

1976 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藏北分队,对色哇至索嘎鲁玛、热觉茶卡、振泉湖以北进行了 1∶250 万路线地质调查。对调查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产等进行了较粗略的划分和调查,但收集到的部分资料可供进一步利用和参考。其中文世宣、蒋忠惕等在调查区宁共曲久隆、玉龙河、石渣坡等地发现早二叠世地层,岩性为暗灰绿色及灰色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千枚岩、板岩夹结晶灰岩透镜体或燧石条带灰岩和薄层硅质岩 ( 含放射虫) 或硅质灰岩,且常见基性岩脉和基性火山岩 ( 主要为玄武岩) 。辉绿岩顺层或穿层侵位,出露厚度几十米至百余米。地层厚度 400 ~3000 m。在灰岩透镜体中含有 类化石: Sumatrina cf. annae 等,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文世宣将该套地层命名为下二叠统宁共曲久隆组。

1982 ~ 1983 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1∶200 万编图组对包括本区在内的整个昆仑山地区已有地质资料进行较系统的全面分析研究,重新厘定了地层系统,对侵入岩作了统一划分。对构造变动和单元划分提出了初步意见,其部分资料可供参考和利用。

1980 ~ 1983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姜春发等与青海、新疆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联合对昆仑山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取得多项重大进展,并出版了 《昆仑开合构造》,首次用构造开合旋回的理论对昆仑山地质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分区论述了各分区的地层层序、岩浆演化及蛇绿岩带的特征,对以后各项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1986 ~ 1988 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 孙鸿烈等) 深入藏北,对青藏高原北部的地质、地理等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1991 年出版了 《青藏高原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科学考察丛书》。该项研究耗资巨大,成果丰富,具有多学科系统、深入等优势。它是目前该地区综合研究的权威工作。该考察工作对高原形成演化、自然环境变迁、生物区系起源、自然地域分异及演化趋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而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这一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山地自然灾害的防治和自然保护及区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1997 年,张以茀等著的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一书,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形成机制、物质来源及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等,是调查区较为系统的参考资料。

1998 年,邓万明著有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对包括调查区在内的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

2001 年,王成善、伊海生等在 《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 一书介绍调查区大横山、石渣坡等地路线剖面。在大横山西侧剖面发现晚泥盆世和晚石炭世地层。晚泥盆世地层岩性为灰色千枚岩、变质粉砂岩夹黑灰色薄层泥晶生物灰岩,未见顶底,视厚度大于 800 m。灰岩中含牙形石: Palmatolepis sp. ,Ancyrodella sp. ,Scutula sp. ,Polygnathus sp. 等,时代为晚泥盆世,将其命名为大横山组。在同一剖面上部,发现晚石炭世地层,岩性为灰色变质砂岩、千枚岩夹少量灰岩,灰岩中产牙形石 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时代为晚石炭世,并将其命名为石渣坡组。在石渣坡北侧辉绿岩中获取 K-Ar 法同位素年龄值 246. 2 ±15. 18 Ma,本书的其他部分对调查区内的蛇绿岩、缝合带,以及构造单元划分等也进行了调查研究。

1998 ~ 2000 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熊盛青、周伏洪等著的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调查》一书,通过航磁资料的综合分析,在青藏高原基底和缝合带性质、断裂构造格架、构造单元划分等重大问题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都获得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对调查区高原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评价,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调查区的周边,横穿羌塘地区、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沿线分别测制了多条地学综合剖面,内容包括航磁、重力、地震、大地电磁测深、GPS 测量等,这些资料是了解青藏高原深部地质结构的窗口,对调查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深部地质结构的解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