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择专业时,该考虑哪些因素

如题所述

考研专业分为很多种,例如,热门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较好,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比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计算机等,这些专业竞争比较激烈,考取的难度较大;冷门专业,是指就业前景较差,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学门类下面的大部分专业,以及工学门类下面的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这些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少,录取的门坎较低,考取比较容易。要报考一个专业,无论是冷门还是热门,都要搞清楚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发展前景如何,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专业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兴趣。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能力,也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比如金融学,这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在这个专业略微做出点名堂就可以赚大钱、开名车、住洋房,这个专业很有诱惑性,但是要是你自己的数学不好的话,要选这个专业就不太实际了。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选择专业是要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额老师。比如教育学下面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工作,收入也很高,但这个专业要求整天与有身体或心理残疾的儿童打交道,选不选这个专业就看个人兴趣了。
总之,专业的选择要考虑两个问题:一要弄明白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二要客观的认识自己,自己的的兴趣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首先建议大家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
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这几个问题:1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
2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
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的,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

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
名校名专业难考,跨专业难考,考虑报班复习的可以直接参加端午体验营。
第2个回答  2018-01-26
兴趣为主导,兴趣是学好专业的原动力,你学的专业应该是能发挥自身潜能且感兴趣的专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2
01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

02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2)混淆兴趣和志趣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

(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

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

03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

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

而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

04选定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

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看地理位置。大体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

比如说互联网相关专业,一定要去互联网土壤最好的几个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如果学金融、经济,最好就去中国的华东地区,因为那边是金融中心;

而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是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这个必须要深入到学校里面去了解。

05选择学校有哪些指标

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

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

06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

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

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那些统考的专业,还是跨那些自主命题的专业?

07选定院校有哪些步骤

第一步是先定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如果专业定不下来,就要定准备考什么学科门类、准备考什么一级学科。

建议小可爱们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一下,全国总共有多少所院校在招这个专业,做一个列表。

第二步是把这些学校中你不可能考的学校剔除。剩下的学校按照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是不是34所,学科实力,全国排名进行排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把信息查出来,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

第三步是对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

第四步看实力,看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

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第4个回答  2019-08-23
你知道怎么选择考研目标学校和专业吗?

距离20考研初试只剩一百多天了,跃跃欲试的考研er是否已做好准备好了呢?

其实有些21考研的同学,准备的很早,最近开始在后台问考研君择校的问题了。专业院校选择首先成为拦路虎,你的目标清晰吗?锁定目标方可有的放矢,及早确定方向大旗,一路前行才有动力。

中域考研规划李覃维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经六纬”择校择专业法,供大家参考~

四经度

第一经度
名牌大学+优势专业

①范围:多指985工程院校、34所自主划线院校,其分数线绝大多数超越国 家线,接受推免生能力大,但他们是优秀导师、科研项目的汇集地。
②适用:基础过硬、学习能力好、自律性好的考生。
③评论:难度系数最高,华山论剑,高手过招!

第二经度
特色院校+强势专业

①范围:譬如财经类、政法类、纺织类院校等,虽综合实力稍逊,但其强势学科往往另名校侧目,是专业型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
②适用:学习基础中上、欲在专业上有所造诣的同学,稳中求胜。
③评论:行业认可度高,其毕业生求职障碍少,难度略低于第一梯队。

第三经度
名牌大学+弱势专业(新设专业)

①范围:985工程院校、34所自主划线院校中的弱势专业,牌子够硬,但专业实力稍逊。比如语言类院校理工科专业;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
②适用:实力较好、对名校有偏爱的考生;考研投机党。
③评论:通过报考弱势学科以降低难度;院校牌子够硬,不愁就业;注重情报搜集,拼人品。

第四经度
一般院校+一般专业

①范围:设有硕士点的地方、一般高校中的非强势专业
②适用:只以考上为目标,只要保证能有研究生学历即可的考生。
③评论:复试分数线一般与国家复试线持平,或略高于国家线,难度最低;但不要有“只要报考这一梯队就能考上”的观念,毕竟国家线也不是很好突破的。

六纬度

第一纬度、专业范围

① “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

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② “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

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③ “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纬度、硕士类型

① 类型说明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② 应试难度说明

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第三纬度、意向地区

① 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

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② 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这些一线城市买房压力更大。

③ 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

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④ 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四纬度、意向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

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

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第五纬度、自我竞争力分析

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

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第六纬度、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① 参照往年的报录比

硕士点的报名录取比例越高,则难度越低;
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

② 初试参考书分析

不指定参考书:此类硕士点非常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修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般不建议选择。如果一定要报考这类院校专业,可参考同等院校专业所给出的参考书目。

指定参考书:大多数院校都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

③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

通过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标硕士点。

专业学校选择,关系到之后的就业道路,甚至整个人生规划。选择的时候,兴趣很重要,但也不要忘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李覃维老师给大家做的一些建议,21考研的小伙伴们,要确定院校的你知道怎么选择考研目标学校和专业吗?

距离20考研初试只剩一百多天了,跃跃欲试的考研er是否已做好准备好了呢?

其实有些21考研的同学,准备的很早,最近开始在后台问考研君择校的问题了。专业院校选择首先成为拦路虎,你的目标清晰吗?锁定目标方可有的放矢,及早确定方向大旗,一路前行才有动力。

中域考研规划李覃维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经六纬”择校择专业法,供大家参考~

四经度

第一经度
名牌大学+优势专业

①范围:多指985工程院校、34所自主划线院校,其分数线绝大多数超越国 家线,接受推免生能力大,但他们是优秀导师、科研项目的汇集地。
②适用:基础过硬、学习能力好、自律性好的考生。
③评论:难度系数最高,华山论剑,高手过招!

第二经度
特色院校+强势专业

①范围:譬如财经类、政法类、纺织类院校等,虽综合实力稍逊,但其强势学科往往另名校侧目,是专业型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
②适用:学习基础中上、欲在专业上有所造诣的同学,稳中求胜。
③评论:行业认可度高,其毕业生求职障碍少,难度略低于第一梯队。

第三经度
名牌大学+弱势专业(新设专业)

①范围:985工程院校、34所自主划线院校中的弱势专业,牌子够硬,但专业实力稍逊。比如语言类院校理工科专业;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
②适用:实力较好、对名校有偏爱的考生;考研投机党。
③评论:通过报考弱势学科以降低难度;院校牌子够硬,不愁就业;注重情报搜集,拼人品。

第四经度
一般院校+一般专业

①范围:设有硕士点的地方、一般高校中的非强势专业
②适用:只以考上为目标,只要保证能有研究生学历即可的考生。
③评论:复试分数线一般与国家复试线持平,或略高于国家线,难度最低;但不要有“只要报考这一梯队就能考上”的观念,毕竟国家线也不是很好突破的。

六纬度

第一纬度、专业范围

① “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

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② “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

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③ “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纬度、硕士类型

① 类型说明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② 应试难度说明

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第三纬度、意向地区

① 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

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② 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这些一线城市买房压力更大。

③ 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

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④ 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四纬度、意向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

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

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第五纬度、自我竞争力分析

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

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第六纬度、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① 参照往年的报录比

硕士点的报名录取比例越高,则难度越低;
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

② 初试参考书分析

不指定参考书:此类硕士点非常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修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般不建议选择。如果一定要报考这类院校专业,可参考同等院校专业所给出的参考书目。

指定参考书:大多数院校都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

③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

通过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标硕士点。

专业学校选择,关系到之后的就业道路,甚至整个人生规划。选择的时候,兴趣很重要,但也不要忘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