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牟定县郝家河铜矿

如题所述

郝家河铜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新桥镇,地处滇中含铜砂岩成矿带的南段,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

郝家河铜矿床地处杨子地台西南部川滇南北向构造带的南西缘,滇中中生代陆相盆地中段偏东侧,属于楚雄盆地Cu-钙芒硝-石盐成矿亚带。

1.矿区地质简述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普昌河组、上统马头山组和古近系江底河组。由普昌河组到古近系的江底河组沉积环境是由湖盆相经河流相又返回到湖盆相,形成黏土岩-碎屑岩-黏土岩的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变化产生了相应的沉积物堆积,为铜矿化沉积和富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马头山组郝家河段为牟定铜矿田乃至整个滇中砂岩铜矿的主要含矿层,以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上部和底部含砾石或形成砾岩透镜体。按岩性可细分为上、中、下3个亚段,铜矿化(矿体)主要赋存于第二亚段的中下部,其次是上亚段的中上部。

(2)构造

郝家河矿床位于朵基背斜的东翼,构造较为复杂,但总体来看它是朵基背斜构造的派生构造。依褶皱形态和分布将郝家河矿床的褶皱构造分为7个小单元,狮子山背斜是矿区的主要褶皱构造。郝家河矿床内发现了大小断层56条,断裂构造基本可归纳为4组:北西向组、北东向组、北北东向组、北西西组,以前两组为主,多为高角度逆断层。郝家河矿床的控矿构造是朵基背斜的派生构造。狮子山背斜,F1断层应属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它控制了矿带、矿群的展布。其他构造则影响矿体形态、规模和矿体的贫富,尤其是几组不同方向的断裂交织部位有利于矿化富集,往往形成富厚矿体。

(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一般,未发现岩浆岩出露,脉岩也不发育。

2.矿床特征简述

(1)矿体特征

矿区已圈定矿体151个,按其产出层位分属3个矿群。由上往下分别是:Ⅱ号矿群产出于郝家河段第三亚段浅色砂岩中,有矿体14个;Ⅲ号矿群产出于郝家河段第二亚段中上部大浅紫界面之上的浅色砂岩中,有矿体105个,为主要矿群,其中主矿体Ⅲ1号的储量占矿床储量的56.6%,斜长达2250m,宽56~477m;而大部分矿体的走向和斜长延伸小于200m。Ⅳ号矿群产出于郝家河第二亚段浅紫界面之下紫色层顶部的浅色砂岩透镜体中,有矿体32个。矿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体的分布较集中,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矿体主要集中分布于3个位置:矿化带西侧近全紫界线附近的浅色砂岩中;郝家河段第二亚段中上部大浅紫界面之上紧靠浅紫界面的浅色砂岩中;断裂发育处,尤其是断裂交汇部位。

(2)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石类型属于含铜砂岩型矿石。成矿元素主要为铜,伴生组分主要是银。

矿石结构主要以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结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为主,次为镶嵌结构、溶蚀边结构、交代假象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次为层纹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星点状构造等。

标本名称 砂岩型辉铜矿矿石 编号 DB069-1-2-3 形成时代 白垩纪

中国典型矿山大型矿石标本图册

本矿石标本采自郝家河矿区。标本表面为灰绿色,具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铜矿、孔雀石、斑铜矿、蓝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等。Cu品位为1.39%

成因类型 沉积-改造型 产地 云南省牟定县郝家河铜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