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应有怎样的公民意识

如题所述

1、参与意识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监督意识

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责任意识

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

4、法律意识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扩展资料:

构成要素

1、公民的主体意识

 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和感知,认识到自己是作为国家的主体和主权的保护者而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是一个具有集合性质的概念,即等同于人民,它来源于启蒙主义思想家“主权在民”的思想;

2、公民的权利意识

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落实到个人而应享受的权利,它包括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受益权和参政权等。权利意识来自于“天赋人权”的思想,即认为人的基本权利是永恒的、天赋的,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国家产生后,行使国家权力的政府其职能就是要保护人们的这些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不受侵犯。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3、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是公民的参与意识存在的逻辑前提。

公民一旦明白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是什么,就不再成为政治权威的附属品,并能外化为自觉的参与活动,对公共权力运行的方向、过程和结果发生现实的影响,走出一己之狭隘局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公民意识就是公民政治素质的代名词,公民意识的高低也就反映了公民政治素质的高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民意识

参考资料:中国网-公民意识教育正当其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6
.培养公民具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政治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自由意识:公共意识、参与意识、道德意识、文明意识:纳税意识、交通意识、生态意识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