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什么曹操一眼就能看出,刘备是个英雄?

如题所述

胡适在年少时曾得到朋友写给他的一句诗,“天下英雄君与我,文章知己友兼师”,让年少的胡适很受感动,同时也很是振奋,更加发奋刻苦地学习,在很多年以后依然念念不忘,在文章中经常有说起这句诗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天下英雄君与我”化用了极其著名的三国名言,在建安四年(199年),身为一方强大诸侯的曹操,在与刘备喝酒的时候,先是将天下间其他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等诸侯都否定了一通,最后说:“天下英雄君与我”,真正能够得到天下成就大业的英雄,只有你跟我两个人啊!


刘备在听到这句话以后,吓得连筷子都掉到了地上,知道曹操终究难以容纳自己,于是后来就找借口带着人马脱离了曹操集团,后来果然成就一番与曹操相似的大业,于是后人也就以此来表示英雄人物之间的惺惺相惜。

只是,当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掌握着多个重要郡县,势力范围达到黄河以北,谋臣如雨猛将如云,而当时的刘备则在多次被吕布打败以后,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地盘,在走投无路之下才投奔的曹操,在其麾下担任将领,两者之间的地位可谓是天差地别。


如此强大的曹操,为何就能看出如此落魄的刘备是英雄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着很多相关的回答,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而在笔者看来,其实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很多人在看待外界的时候,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静态的,在看人方面也是如此,看到一个人眼下穷困落魄,就认为他会一辈子穷困落魄,而看到一个人眼下富贵,就认为他会一辈子富贵,尤其是在丈母娘挑选女婿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看现代网上有很多嫌贫爱富的故事流传,而曹操在看人的时候,视角自然并不是这样的。


曹操所看到的人是动态的,他所看到的并不是这个人现时所处的状态,而是说这个人身上展现出来的那些特质,会决定这个人将来获得怎样的生活,他从刘备的身上感受到了一些“英雄”的特质,也就是一些与自己相似的特质。

具体来说,首先是不畏艰难,心中有着自己的坚持,愿意为了这份坚持而去奋斗。在天下诸侯汇合征讨董卓的时候,包括盟主袁绍在内的大多数诸侯为了保存实力,并不前去打董卓,只有曹操坚持进攻,结果被董卓打得丢盔卸甲,这样“只要对错,不管胜负”的事情,年少时候的曹操做过好多次。


刘备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在平叛黄巾的时候出生入死,才给自己换来一个县尉的官职,但是因为不愿意屈服于那个傲慢的督邮,于是直接将督邮痛打了一顿,弃官逃亡;后来北海郡孔融被黄巾围困,他收到消息后立刻前去救援,尽管当时手中兵力很少,有着一败就散的风险,依然在所不惜。

其次就是在多次失败以后,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现在人们提到曹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奇迹般地打败了袁绍,此后又远征乌桓顺利平定整个北方,好像在赤壁之战前没有败绩,但其实初次征讨董卓就被其部将所败,后来被吕布、马超、张绣等人多次打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势力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刘备在平叛黄巾时就重伤垂死,还是装死才逃过一劫,后来又被督邮教训,不得已弃官逃亡,此后一点点积累自己的实力,但是被吕布多次打败,连老婆孩子都被人俘虏的境地,但他依然“志犹未已”,每一次被打败都会收拢败兵卷土重来。

心中有着自己的坚持,并且能够不畏艰难地去实行,那是因为自己心中有着明确而坚定的梦想;而在遭受很多次失败以后,仍然能够不丧失自己心中的梦想,那是有着极其强大的毅力;这样的人不管暂时处于什么状态,最终都会用尽一切去走到自己的向往之地。


曹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看出刘备也是这样的人,从那一些屡次失败的状态背后,看出他“百折不挠,终不为下”的特质,看出他“欲信大义于天下”的理想,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1
首先曹操看到刘备通过人格魅力吸引关羽、张飞赵云等众多猛将为他效命说明刘备情商高,其次曹操看到刘备多次率领很少的兵马到处征战匡扶汉室屡败屡战不屈不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英雄气魄,曹操认为刘备有个人魅力招揽人才还能坚韧不拔必定能是成大事的英雄。
第2个回答  2020-09-01
因为曹操他看到是刘备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特质,感受到了一些“英雄”的气概。
第3个回答  2020-09-01
因为曹操虽然比较阴险狡诈,但是很爱惜人才,很会识人和用人,他在刘备身上看到了,志向远大,人脉好、知人善任等优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