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申报个税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个人所得税(个税)的申报通常是针对个人的,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概念主要用于增值税(VAT)的区分。这里我简单解释一下增值税中的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在申报增值税时的区别:

1.一般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可以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并按规定的税率缴纳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没有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通常适用于较低的征收率。

具体到增值税的申报方面,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率: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一般为6%,9%,13%等,可以根据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不同选择相应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较低,一般为3%。

-进项税抵扣: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购进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小规模纳税人通常不能抵扣进项税。

-纳税申报:一般纳税人申报增值税时需要填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进行相应的税额计算。小规模纳税人则按照销售额直接计算应纳税额,通常使用简化的税务申报表格。

-申报周期:一般纳税人的申报周期可以是按月或按季,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是按季申报。

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其法人代表或者个体工商户作为个人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进行申报。通常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个人的收入类型和收入额来计算的,需要依据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收入类型和收入总额。
2.根据税法规定的免税额、扣除标准和专项附加扣除等进行扣除。
3.应用对应的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4.从实际收入中扣除应纳税额。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