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探索到现代化探索历程得到什么教训

如题所述

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两个阶段。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国内封建主义和买办资本的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化的启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并擅自开办企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推动了新式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开始兴起。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认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尽管中国未能在明清时期出现工业革命,但洋务运动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为中国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一方面受到洋务运动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外国资本主义影响的结果。
2.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一定发展。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的春天”。然而,在国内外矛盾尖锐的历史环境下,工业化进程艰难。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工业经济。
认识:尽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投资少、规模小、技术落后,且集中在通商口岸或邻近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3.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工农业生产达到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7年至1978年,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阶段。
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