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句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出自《大般涅盘经》。
据说佛陀涅盘时,他的母亲摩耶夫人的灵魂从天下降,在棺木前涕泪悲泣。佛祖为尽最后孝道,自棺中而起为母留下五句偈语:
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个世界空苦无常,是因为众生被生与死的法则所束缚.
如果生与死的法则没有了,从而进入佛家所说的无生无灭、本性自在的寂灭涅盘
这里乐应该是让他母亲不要为他的涅盘感到悲哀
涅盘状态是无生无灭的即是永恒又是刹那,并没有所谓的‘乐’,而是大自在的圆满状态。
《别译杂阿含经》也有。
尔时佛告诸比丘。诸行无常。迅速不停。无可恃怙是败坏法。应当速离趣解脱道。
释提桓因复说偈言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乃名涅盘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有住时不可保信。是怀败法。以是义故。汝诸比丘。于诸行所应知止足生厌恶想。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是佛世尊入涅盘后人寿转减。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有住时不可保信。是坏败法。
比丘当知。彼佛世尊入涅盘后人民转减。于时山相于今已灭人民死尽。是故比丘。诸行无常是变易法。不可恃怙会归磨灭。汝等应当于诸行所宜知止足生厌恶想。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彼佛世尊入般涅盘人命转减。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变易法。无有住时。不可恃怙。会归磨灭。是故宜应于诸行所生于止足厌恶之想。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复告比丘。此山名字并及国人。不久亦当悉皆灭尽。我亦不久当入涅盘。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变易法。无有住时不可恃怙。会归磨灭。是故比丘。宜应至心于诸行所生止足想厌恶之心。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