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控力差、哭闹怎么办?

如题所述


孩子自控能力差、哭闹怎么办?

加强语言和规则的内化多动症儿童难于遵从规则和指令,想要做什么事,马上就行动,而不考虑后果,这与“内部语言”发育不完善有关。“内部语言”在控制个体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多动症儿童“内部语言”调节能力缺乏,没有把社会规则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语言自我指导训练就是训练儿童运用内部言语,使其行为在自己的言语控制之下,以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训练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大声说出需要完成的任务或需要执行的规则。要求他在日常生活中实施这种“大声自我对话”,包括对任务要求的评价。

加强语言和规则的内化

第二阶段:

当儿童能够做到用语言指导自己的行为,就可以教他将说话声音逐渐放轻,改为小声说出思维内容,直到最后默念,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把语言内化,学会用“内心独白”监测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把完成任务的重要信息外在化多动症儿童的工作记忆(记住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的信息的能力)有显著损害,把要完成的任务陈列出来非常有帮助。例如做家庭作业时,预先在桌上放一个卡片,上面列出一些重要的规定和注意事项,包括“做应用题要认真看完题再去做”;“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等。这些提示是根据孩子的问题而特制的,让孩子多看几次,记住这些规则,以便更好地指导他的行为。

把动机源外在化

多动症儿童在调动自己坚持完成任务的内在动机方面存在缺陷,经常会产生乏味、厌倦、以及拖延情绪。心理学家采用外在动机(奖励)去激励儿童克服自身内在动机的缺乏,即及时反馈、频繁反馈、更强奖励,用奖励强化他的好行为、控制他的多动和厌烦,逐渐延长坚持的时间。还可以设计一些任务来创造成功。逐渐将外在动机(靠奖赏激励)过渡到内在动机(靠意志坚持)。当一个人产生了内在的动机,不需要鼓励、奖赏、报酬也会坚持去做应该做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5
以身作则。
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自制力,加强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家长可以事先告诉孩子:“桌上有巧克力你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如果能够坚持到下午爸爸妈妈回来还没有吃,就会有更多的巧克力。”
家长跟孩子定好规章制度,比如玩游戏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规矩一旦定下来就不许变动。
对于孩子的自控行为要予以奖惩。
告诉他自控力强的好处、自控力弱的危害。
让他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和生活,对自己的人生做好计划。
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他养成弹琴和健身的习惯(也包括其它可以坚持做的习惯)。
第2个回答  2024-06-05
方法1: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你要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么,他真正的动机是什么,能够让他真正掌握自己有自控力,我一味的强迫她的,他自己就会没有独立的想法,当然也就不会去尽情的控制自己。
方法2:对于孩子来说,自控力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时孩子很难去直观的了解到它。家长可以把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每天需要去做到的事情,都列在一张表上,让孩子按照这个计划去完成。这样孩子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了。
方法3:家庭成员一起保持自律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当然希望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和练习。但是如果家长不能克制自己,呆在床上,吃东西玩手机,同样的,孩子会学习和模仿,并会问,“你为什么能这样做?”
方法4:家长帮孩子制定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让孩子心中有一个方向,做事自然就会比较有动力,能够为了实现目标而主动学习。不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合理,不要太容易也不要太难,太容易没有挑战性,孩子很快就会厌烦,太难的话就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孩子很快就会放弃。
方法5:有些家庭父母和长辈的教育理念不同,尤其长辈更容易溺爱孩子,孩子懂得在父母这里不能得到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他会去长辈那里寻找帮助,自然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了。那么,父母和长辈之间,应该在坚持不溺爱的情况下,允许双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