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创业者,如何向店长提问呢?

如题所述

开场白要和店长凑熟悉,语气要自然感觉就和自己朋友说话一样!你好,我是XX报社的记者XXX,今天来咱们XX餐饮店做个专访,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一下XXX食品店的成功秘诀~~(店长肯定会和你客套一些,然后你就可以直接提问了)1.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XX食品店吗?2.当初店铺起步肯定很艰难,您是怎么度过的呢?3.XX食品店,您当时为什么会给店铺起这样一个名字呢?4.看到XX餐饮店这么繁荣,你能和我们分享下成功的秘籍吗?5作为餐饮店,你们最注重什么?6.餐饮店未来有什么规划?最后您给广大消费者送出点祝福吧餐饮,是离普通人最近,实现造富传奇的江湖。
喜茶,估值160亿,创始人聂云宸身家40亿;
海底捞,千亿市值,创始人张勇一跃成为新加坡首富;
西贝,行业领头羊,创始人贾国龙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分红。
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餐饮业都被认定为绝对的刚需行业,也是一条距离普通人最近,能够实现造富传奇的江湖。
不少创业者看到这些故事,跃跃欲试,心潮澎湃,期待成为下一个造富传奇。
可是,“有人关张归故里,有人把酒开新肆”才是餐饮江湖的真实状态。尤其是在去年,餐饮圈内洗牌更迭更快,笔者看到的是无数创业者,倒闭负债,一切归零。
接触餐饮行业满打满算也有十几年时间,经历了门槛低的时期,传统餐饮人实现小富即安;也经历了餐饮高增速的阶段,看到跨界和高知进入餐饮行业厮杀;还经历了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冲击,看到了折戟沉沙,也看到了市场机会
作为一个圈内人,接触过不少餐饮企业创始人和投资人,从研究企业、了解创始人经历或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餐饮行业,不惜感叹,餐饮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想要以新的视角重新来看待餐饮行业,仅是个人不成熟的观点,欢迎各位交流与指正。以下文章主要阐述观点:
1、 餐饮已经是一个高门槛行业;
2、 跨界、高知人才、各路神仙都来试水;
3、 餐饮业是所有行业里最复杂的;
4、 草莽英雄的时代过去了;
餐饮已经是一个高门槛行业

2020年,中国餐饮收入为39527亿元,比2019年的46721亿元餐饮收入的餐饮收入下降16.6%。
看似因受疫情影响餐饮营收下降,可有趣的是,去年新注册餐饮企业达到1654101家,同比增长24.74%,新注册餐饮企业比前十年任何一年都要高
而去年餐饮注销/吊销13.2万家,比前年同期41.4万家的注销吊销量反而下降了67.94%,死亡数竟然比“阳光明媚”的2019年大为减少。
另一方面,资本开始抄底餐饮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年餐饮行业的投融资共计115起,融资类型涉及餐饮、供应链、茶饮和餐饮服务等细分领域,融资轮次从战略投资到D轮,融资金额多达数千万元以上。
然而,餐饮行业真正暴富的机会在资本市场。去年开年九毛九上市,据相关数据显示,上市餐饮企业中涨跌幅最高,达到148.4%。
紧接着同庆楼、巴比馒头和一鸣食品在A股上市,去年多家餐饮企业提交招股书,准备杀入资本市场。今年除夕夜,奈雪的茶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冲刺“新式茶饮第一股”。
我们来看看,九毛九于2020年1月港股上市,创始人管毅宏和60多位创业股东随即财富暴涨。
按4月2日当日470.18亿港元的市值来计算,持股44.42%的管毅宏身价高达208亿港元,同时还造就了10位亿万富豪、50位千万富翁。
在此之前,管毅宏1990年在天津纺织工学院大学毕业(现称天津工业大学);1995年在海南省海口市开设其第一家面馆,同年创立九毛九;2020年港股挂牌上市,踏入了千亿富豪的队列,实现了阶层跃迁。
此外还有不少例子,海底捞第一位女服务员杨丽娟,跟随张勇创业25年,2018年海底捞上市后,身价达40亿,超越格力董事长董明珠
餐饮品牌上市,成了普通人实现越级的阶梯,实现造富之路的传奇,这样的例子相信在未来更多。
这也似乎预示着,餐饮行业造富的大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可是,餐饮行业的草莽时代已经结束。从2013年开始,大众餐饮消费崛起,无数淘金者涌入这条赛道,行业竞争开始加剧。这是餐饮高速发展后的必然趋势。这其中表现在:
首先,企业利润率在逐渐减小。
十几年前,餐饮整体行业相对传统,那时期的餐饮企业至少能有50%的利润率,而今天餐饮企业平均利润率在10%,在各项合规后仍有15%-20%的利润率,已经算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因盈利下降90%,海底捞收到盈利警告
像海底捞这样的巨无霸净利润在15%左右,而我们知道市面上很多知名企业的净利润在10%左右,甚至在5%左右。
当然也有一些体量较小的餐饮企业,没有完善规范,表现较好能达到20%甚至更高,但当完全合规之后也会相对减少10%左右。
其次,优秀的餐饮企业开始出现同店增收不增利、翻台率降低的情况。
事实上,当企业发展到某一阶段都会遇到同店“增收不增利”或“翻台率下降”的情况,这是企业进入成熟期的表现。
这样的情况在大型餐饮企业里更加常见,比如呷哺呷哺。据财报显示,2019年底,呷哺的“千店计划”完成,但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区域同店销售增长率不断降低。
更不利的是,门店扩张虽然带来每年20%左右的营收增速,但净利润增速却一路下降。尤其2019年甚至陷入负增长37.7%的境况。这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同时企业翻台率也在下滑,为此呷哺呷哺借希望于凑凑拉动集团业绩的增长。
第三,餐饮入门槛越来越高,餐饮人得懂产品,懂品牌、战略、供应链,还得有财务、营销等技能傍身。
过去,大多数人是瞧不上餐饮这个传统行业的,因为传统餐饮人大多是技术出身,恰好赶上一个餐饮好时代,从做厨师到单干开店,一家店开好,慢慢拓展形成连锁,的确也赚到了钱。
可当跨界、高知人才和年轻创业者的加入,彻底扭转餐饮的底层玩法。
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解决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难以标准化长期以来困扰餐饮的问题,便吸引来了资本的关注。
通过去年的疫情,我们看到餐饮的确不好做,在危机面前很脆弱,使得行业发生分化。
有的企业逆势进化,果断调整,营业水平迅速恢复,甚至会有明显增长;有的企业则被困难吓傻了,束手无策;有的企业胡乱出招,加速企业的溃败。
疫情成了分水岭,让大家看清餐饮行业是一个“强者恒强”的境况,抬高了餐饮赛道准入门槛,而且重新定义“餐饮老板”这门职业,因为这个时代不只看技术,更看重背后的知识、背景和资源,未来属于小创业者的机会越来越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