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 谈对三国、西普及南朝时朝南方得到开发的认识

如题所述

  一、背景知识梳理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表现。  
  历史:(一)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五)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二、试题举例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三: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时间       历时 最高洪水水位上升
  平均每年上升量
  新石器时代至汉 2300年 0.2m 0.0087cm
  汉至宋元 1400年 2.3m 0.164cm
  宋元至今 800年 11.10m 1.39cm
  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朝代 年数 水灾次数 平均几年一次
  唐代    289      16     18
  宋朝(金)     317      63      5
  元朝      91      16      5.6
  明朝    276    66    4.1
  清明    268    62    4.2
  材料二、三、四均相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历史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和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运用哲学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长江流域古代开发的认识。

  答案:(1)进程:西汉以后开发进程加快,至唐宋时长江流域逐步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原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政治安定;北方战乱;劳动人民南迁。  
  (说明:如果较详细地答出长江流域开发的史实及原因,同等给分。)  
  (2)问题:生态环境破坏,水位抬高,水灾逐年增加。
  原因:落后的耕作方式(畲田)导致植物被破坏,水土流失。  
  (3)认识:古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只注重了自然的经济价值,忽视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致了对大自然的过度挥霍,最终遭到自然惩罚。因此,今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对照表(1996年)  
  指标    东部    中部    西部
  社会总人口    49962万人    43354万人    27979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39726.89亿元    5263.9亿元    2652.6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951元    4426元    3456元
  每万人口大学在校学生数    30.4人    22.1人    19.5人
  (1)我国古代秦汉时期至宋元时期,经济重心有什么变化?试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近代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

  (2)应用政治课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东中西部差距?

  (3)解决东中西部差距,对我国政治、经济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1)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中下游,包括以西安、洛阳等政治中心为核心的陕西、河南等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我国经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发展;至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迁到南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速度较中西部地区快,原因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我国首先是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并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企业、洋务运动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有利于经济变化和发展;沿海地区信息和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大;东部属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西部属于非季风地区,降水少,有大面积的沙漠,受上述自然条件的限制,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土地生产力高;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2)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引导科技人员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财政上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同东部地区的横向联合,积极发展同世界经济的联系。  
  东部发达地区要积极帮助、支援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鼓励人才、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中西部落后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东中西部要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结合。  
  (3)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东中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3
一、背景知识梳理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表现。  
  历史:(一)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五)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二、试题举例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三: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时间       历时 最高洪水水位上升
平均每年上升量
新石器时代至汉 2300年 0.2m 0.0087cm
汉至宋元 1400年 2.3m 0.164cm
宋元至今 800年 11.10m 1.39cm
 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朝代 年数 水灾次数 平均几年一次
唐代    289      16     18
宋朝(金)     317      63      5
元朝      91      16      5.6
明朝    276    66    4.1
清明    268    62    4.2
 材料二、三、四均相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历史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和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运用哲学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长江流域古代开发的认识。
  
  答案:(1)进程:西汉以后开发进程加快,至唐宋时长江流域逐步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原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政治安定;北方战乱;劳动人民南迁。  
  (说明:如果较详细地答出长江流域开发的史实及原因,同等给分。)  
  (2)问题:生态环境破坏,水位抬高,水灾逐年增加。
     原因:落后的耕作方式(畲田)导致植物被破坏,水土流失。  
  (3)认识:古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只注重了自然的经济价值,忽视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致了对大自然的过度挥霍,最终遭到自然惩罚。因此,今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对照表(1996年)  
指标    东部    中部    西部
社会总人口    49962万人    43354万人    27979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39726.89亿元    5263.9亿元    2652.6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951元    4426元    3456元
每万人口大学在校学生数    30.4人    22.1人    19.5人
     (1)我国古代秦汉时期至宋元时期,经济重心有什么变化?试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近代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
  
  (2)应用政治课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东中西部差距?
  
  (3)解决东中西部差距,对我国政治、经济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1)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中下游,包括以西安、洛阳等政治中心为核心的陕西、河南等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我国经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发展;至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迁到南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速度较中西部地区快,原因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我国首先是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并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企业、洋务运动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有利于经济变化和发展;沿海地区信息和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大;东部属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西部属于非季风地区,降水少,有大面积的沙漠,受上述自然条件的限制,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土地生产力高;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2)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引导科技人员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财政上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同东部地区的横向联合,积极发展同世界经济的联系。  
  东部发达地区要积极帮助、支援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鼓励人才、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中西部落后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东中西部要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结合。  
  (3)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东中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第2个回答  2011-07-28
这太难了,我建议你写写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