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助几个语文的问题(较专业,有一定难度)

好像是语文学习中需要拥有的一些意识,请对以下意识加以解释:
原文意识:
全文意识:
关系意识:
审题意识:
文体意识: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方法意识:
能较清楚的区分开并作出较完整的回答者,请将你希望得到的分数(额外)写上来……20-100都不在话下……

本人将根据回答效果以及索要分数评选最佳答案!

所谓“原文意识”,就是说,解答阅读题时,一方面,要有意识的从原文中寻找所有题目的答案;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尽量用原文语词作答。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运用“原文意识”,是提高答题得分率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命题角度来说,所有的阅读题都是根据所选的阅读材料来设置的,说得再明确点,就是从原文中总能够找出所命题目的对应信息点,即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都能够找到或明或暗的踪影。例如2002年高考第II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林非的散文《话说知音》,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答案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化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原文相关语句为:“对这变化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因此,答案要从原文中找。

从答案拟定的角度来说,高考不同于平常的考试,其答案具有唯一性,是“标准答案”而不是“参考答案”,它必须带有能够统一所有“参考答案”的强制性,以方便阅卷打分;但阅读常识告诉我们,对于同一材料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的理解与表述总会因其固有水平、分析角度和表达能力的不同而显出差异,因此,对于命题人来说,要兼顾上述两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采用原文语句做答案。

从考生答题的角度来说,用原文作答更是一种智慧。首先,用原文作答,省去了自己概括的麻烦,是简约;其次,用原文作答,避免了概括欠佳的危险,是安全。2000年高考大阅读《长城》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作者对现实的长城的看法,没有独立成段,而是与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因而较难回答。当然,你可以自己概括,从“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等语句中,归纳出现实长城的开放,从“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呀,长城!”的语意中,体会出作者在看待现实长城时的自豪与自信。 但这还不够简约,因为原文相关段落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摘用原文语词“十分开放”和“充满自信”做为答案。事实上,标准答案正是“①开放②自信”。华商互动社区m;f {4n6U7b6sE_
下面,笔者就按题型举例说说具体的运用方法:

答选择题时,应结合原文对所有选项进行对照分析,凡是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表述或不能根据原文内容做出相应推断的选项,都是有问题的选项。如200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铜奔马正名》第17题B选项:“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这一说法显然与原文第一段中的相关表述——“……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不相符合,是有问题的选项。注意:这里所说的“有问题”,只是指某个选项的表述与原文不相符合,而并不等于说这个选项所表达的事理本身就完全错误。例如《话说知音》第22题B选项: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该选项所表达的事理——“知音难觅但又可求”本身是正确的,但并非原文所要揭示的主题——原文主题应是“知音越多越好,必须坚持不懈的追求艺术,寻求更多的新知音”,所以属于“有问题的选项”,应予以排除。

解简答题时,对于那些原文中有现成答案或明确要求用原文做出回答的题目,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如1999年的《创造宣言》的第21题第一问,“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原文中有五个自然段用段首排比的手法来列举“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有人说:不能创造”、“有人说:我是不能创造”、“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只要抓住原文中这五个段落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们摘录下来写进答题处就变成了标准答案——“环境平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原文的内容要点,就会发现,第3、5、7段都是揭示文章段落层次、观点情感的中心句——“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用原文写出标准答案:“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对于那些不便直接使用原文语句作答或明确要求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的题目,也应尽可能使用原文语词做出回答。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题意从原文中选出有用的信息;其次,对选出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相关信息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有21个字之多,这就得采用“提取重复词,同类相合并”的办法,重组改编。标准答案是:“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2001年的大阅读《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含意的段落在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摘用表述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则可以参照“关门”的含意,反思比较,得出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用原文解题,还须注意瞻前顾后,全面分析。

《创造宣言》第23题第一问:“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原文中有一句相关的话是:“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可是,如果不做全面分析,就草率的照抄作答,肯定拿不了满分。因为从道理上说,“教育”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只谈教师显然不全面。其实,瞻前顾后的分析一下原文,就会发现,该句后还有更明确更重要的一句话——“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样,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标准答案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了。

俗话说:“原汤化原面。”原文意识就是用原文的“汤”化解题目的“面”。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运用原文意识,再难再多的题目之“面”,也会变得有味而易解。

http://spaces.huash.com/html/01/114901-201229.html

受不了了..不用给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