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7
以水鸟鸣叫起兴,引出小伙子对文静美好的女子的爱慕之情
第2个回答  2011-07-20
开头关关雎鸠,写水鸟在鸣叫,是古诗开篇常用的起兴手法,写人不直接说人怎么样,先写别的。迂回含蓄。
全诗五节,采荇菜出现三次,不匀称,和淑女似乎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古诗的内容、形式并没有十分精雕细琢。这大概是对劳动场面的描写,劳动很美,我觉得这样的诗有健康的美。鲁迅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还是枣树。从全文看并没有任何深意,恐怕是被过度阐释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