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莽的传说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王莽的传说:

龙不侍蟒:

王莽登基,龙王爷却给他打起了别,不管人们咋着上供祈求,就是滴水不落。原来是龙不侍候蟒。  王莽是个大蟒精,也有不少的神通。天不侍侯,地侍候。于是王蟒传旨:井湮五里,河湮十里。说也奇怪,天尽管滴雨没下,可是井水河水都是满满的,湮得地湿的连晒个东西也没法晒了。

那时人们晒东西时都是打些箔帘子,底下支上砖。贵乡离河远,井又少,大多的地湮不到。贵乡的人们向他求告。有天夜里忽然刮起一股黑风,从卫河沿到贵乡来回刮了几遭。第二天人们起来一看,有一条河从贵乡流过,河里涨满了水,河两岸的地渐渐湮湿了,庄稼苗变青了。

有人说,见那天夜里有一条巨大的黑蟒,在那条河里来回游动的好几趟。人们说那是王莽为家乡人显形,于是把那条河取名为王莽河。  那时候的井河少,还有不少的地方湮不着,庄稼旱得眼看就要干枯。

于是王莽又传旨说:“井水河水湮不到的,叫露水一夜溻四指。”  果然照了王莽的话,第一天早起云雾腾腾,不见天日。当云开雾散,人们到旱的地里一扒,正好溻了四指深。王莽在位十八年,滴雨未下,就靠“井湮五里,河湮十里,露水一夜溻四指”,痛收了十八年。

扩展资料:

现在很多人喜欢染发,除了把黑发染成彩色头发,更多的是把白发染成黑发,让人看了感觉年轻。实际上,染发并非现代“产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染发的是王莽。

出生于公元前45年的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为了缓和早已激化起来的阶级矛盾,摆脱政治危机,王莽宣布改制,史称“王莽改制”。

然而,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引发了各地农民纷纷造反,赤眉、绿林军大起义。面对绿林军的大举进军,王莽不甘心失败,作最后的抵抗。是年三月,为了掩饰局势转变内心的恐惧与焦虑,王莽采用大办婚礼的方法来掩人耳目。

经过层层筛选,王莽选定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聘黄金三万斤,车马奴婢杂帛珍宝以巨万计。这一年,王莽已经68岁,为“皓首白须”老翁。为掩盖自己的老态,他把头发和胡须都染黑了。

《汉书·王莽传》称他“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就在这一年,王莽死于乱军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史上首个“染发帝”——王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8
王莽是理想主义者,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勤政廉洁,但是自己给人灭了;其实还有像杨广,他也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君王,只是没有把握好度,也被人灭了,但是京杭运河现在还在造福人民
第2个回答  2011-06-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是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王莽赶刘秀在苍山的传说
  王莽赶刘秀的起因,得从刘秀的老祖宗汉高宗刘邦与王莽的恩怨说起。
  秦朝末年,刘邦抗暴政揭竿而起举兵西征,大军行到一十字路口,前面有一大蟒蛇挡道,大军无法前行。刘邦西进急切,不管三七二十一,拔剑欲砍,这时大蟒蛇说话了:“好一个刘老三,你记不得我了吗?当年我们都住在芒砀山里,你为赤我为白(刘邦为赤帝之子,王莽为白帝之子),互帮互助,谁料想你偷吃了我的仙丹,托生转世,如今想夺皇位,我不能叫你安安稳稳就成功。”刘邦打了一个激灵,说到:“少废话,快快闪开,不然让你一刀两断!”大蟒蛇说:“你要是砍了我的头,我就乱你的头;砍了我的尾,我就乱你的尾;你要是拦腰把我砍,我就掐头去尾乱你的正当中!”军情急迫,刘邦顾不得多想,将大蟒蛇齐腰斩断。这就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为以后王莽赶刘秀埋下了伏笔。
  被腰斩的大蟒蛇历经几世几劫的修炼,终成正果。到了西汉后期,为报一剑之仇,托生到一王姓卖豆腐的家中,父母为他起了个名字—“蟒”,待后来当了高官,就把“虫”字偏旁去掉,叫了王莽。
  民间传说这王莽未出道时仍是继承做豆腐、卖豆腐的家传,可是多了个灵活经营的心眼。他的两个闺女长得如花似玉,王莽每次卖豆腐都要让他的两个闺女陪着,以招揽生意。一天,县令刘钦从此路过,看中了王莽的大闺女,娶为夫人,后来生下刘秀。你道这刘钦是谁?属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定一支。后来,二闺女嫁了汉平帝,成了皇后。那王莽的生意越做越好,家财越聚越多,且又极善交际逢迎,就被地方官员举了个考廉,从此进入仕途,没用几年就进了朝班,官居大司马,位列三公,封了个“安汉公”的称号。平帝亡故,王莽当起了摄政王,后来代汉而立,登基坐殿建立“新朝”,成了皇帝。王莽虽当了皇帝,还是害怕刘家有人赶他下台,对刘家的人是防之又防,派人四处监视刘家子弟。刘秀被王莽猜忌,令其住在南阳,不得进京。四处打探刘家子弟情况的人到了南阳,发现刘秀住的地方郁郁葱葱,有王气环绕。王莽得知后发兵追杀亲外甥刘秀,以镇王气。刘秀一心复兴汉室,成年后就在南阳广施仁义,会聚英才。因刘秀是真龙天子,灵气在身,逃亡中每当危险之际总能化险为夷,充满了神奇。传说当年刘秀为王莽军队追杀,途经苍山县文峰山,险象环生,在这一带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虽有别于正史,但对于研究民俗文化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蹄泉”与“扳倒井”
  刘秀为躲避千军万马的追杀,巧装打扮,骑马穿行,都是行走在荒山野岭,历尽了千辛万苦。这一日来到苍山地界的文峰山东侧,口渴难耐,刘秀拍马而言:“马呀马,难道老天要渴死我们不成!”抬眼四处观望,一片荒凉山野,没有一点有水的迹象,便策马前行,可是战马只是嘶鸣,扬蹄蹬地就是不走。刘秀纳闷,往日很是听话的战马,今天怎么了?难道也是渴的。刘秀翻身下马一看,马蹄刨开了一眼泉水,“咕咕”冒着气泡,刘秀喜出望外,俯身痛饮,然后让战马也饮了一阵。于是刘秀策马扬鞭,一头扎进了文峰山。这便是文峰山东北侧“马蹄泉”的来历,现在这眼泉水还在不停地淌着涓涓细流。
  刘秀在文峰山里虽然迷失了方向,但也摆脱了王莽大军的追赶。信马游缰来到了文峰山北侧的马家后院村前,刘秀又渴又饿,人困马乏,想要一杯水喝,讨一口饭吃,可是村里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可能是王莽的官兵来过,都逃跑了。刘秀遇着了村南的一口深井,可是没有打水工具喝不到水,无奈中刘秀板着井沿叹口气说:“井啊!如果你能歪一下的话,能有多好啊!”说也奇怪,那井就歪了一下。但刘秀还是喝不到水,刘秀又说:“井啊!你再歪一下,我就能喝到水了。”那井就又歪了一下,流出了清清的井水,刘秀一阵痛饮。后来人们把刘秀当年饮过的水井便叫“扳倒井”。“扳倒井”座落在苍山县尚岩镇马家后院村南,水清甘洌,百年大旱也不干涸,遇到连阴天,清水四溢,涓泽四周,成了当地的一大景观。
  泉源寺上的枣树疙针为啥是直的
  文峰山往西三里处原先有座“泉源寺”,寺周围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苍松翠柏,枣林成片环绕。凡是到过此处的游人都会发现这里的枣树上的疙针都是直的。为啥?这与刘秀到过这儿有关。传说当年刘秀被王莽追赶到此,慌不择路,沿山崖而逃,袍衣被枣针勾住,情急之下说了一句:“不要勾住我的袍衣,把针钩放直了!”话音刚落,枣树还真听话,树上的倒刺全都变直了。刘秀感激地回头看了一下,又匆忙赶路了。从此,这儿的一片枣林疙针无钩,而别处的枣树疙针都带钩。“无钩枣林”也就成了文峰“三奇”之一(别两奇为“晴开泉”、“神峰积雪”)
  “千佛崖”的由来
  刘秀被王莽追赶,拍马逃入凤凰山里,折回向西南经过安乐山,来到文峰山处的一丈崖。这时王莽大军赶到,把刘秀三面围住,只有西面的一丈崖,悬崖陡壁一眼望不到底。刘秀走投无路,仰天长叹:“此乃天绝我也!”于是翻身上马,双眼一闭,策马跳下悬崖。追杀的官兵认为刘秀已死,便回朝复命去了。而刘秀落到崖底,人马毫发未损,又逃过一劫。刘秀当即许下宏愿:有朝一日得了天下,在此修十座庙、立千尊佛,以表感谢。
  刘秀被王莽追赶十二年,逃亡中率领农民起义,动摇了王莽的金銮殿,王莽又四处逃难,结果被刘秀赶了十二年,这就应了善恶来到、一报还一报的俗语。因王莽当朝,百姓苦不堪言,引起民愤。刘秀带兵反抗,大得人心,最终取得胜利,当上了皇帝。刘秀当上皇帝后,没有忘记当初逃亡时对文峰山的承诺,拨下巨款,下令在一丈崖建庙修佛。没想到建庙修佛资金在下拨过程中被层层盘剥,到达文峰山已所剩无几,无奈之下,当地官员灵机一动,为向朝廷好交待,十座寺院建不成,可以在山崖刻千尊佛像。于是就顾佣当地民工在山崖上打刻佛像,没想到资金越来越少,只刻了一部分钱就用光了,因此,留下现在的半拉子工程。现在崖石上的佛像,有的成组刻在一组石面上,有的单一刻凿,大小不一,动态各异,分布在四面八方的峭壁上,大约有五六百尊,最大的一幅石刻当数摩崖石上的“双龙戏珠”。因有刘秀诺言在先,被世人俗称“千佛崖”。
  “烧和尚沟”和“耙僧地”的传说
  自从有了千佛崖,文峰山就成了一块风水宝地,许多道教、佛教人士云集在此谈经论道。再有地方官员支持,便在文峰山处修了两座庙,山南一座叫“泉源寺”,因千佛崖下的一眼清泉而得名。山后马家后院扳倒井附近的一座“兴圣寺”。泉源寺香火大会每年四月初八,兴圣寺每年二月十九,当地寺庙和尚多达千余人,和尚道人和睦相处,香火十分旺盛。后来一朝内官员的闺女到庙里上香,因貌美似天仙,庙里和尚起了歹心,作了孽事。朝内发兵抓了泉源寺的五十多个和尚,兴圣寺的和尚吓得跑进了凤凰山北的大沟里。山沟里树木茂密,山草没人深,大兵进不去,无奈放火烧了大沟,庙里的和尚皆被烧死。因此这条沟就叫“烧和尚沟”。
  朝内官员上报皇上,问怎样处置泉源寺的五十多名和尚,皇上听说烧死了兴圣寺的和尚,心下难忍,就不想再处置泉源寺的和尚了,说了三个字:“罢了吧!”,可是这一官员理解错了,把这三个字理解成“耙了吧!”也该着泉源寺的和尚命里该死,这一朝内官员把五十多个和尚拉到现在文峰山西坦上集东北的一片开阔地里,挖坑埋得都露着半个头,套上牲口拉着耙耙了,这块地就叫“耙僧地”。
  唐朝末年,地方财团又集资建兴圣寺,兴圣寺又兴旺了一段。因年代久远,时隔战乱,又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扳倒井和兴圣寺留下的遗迹就很少了。现在文峰山已开发,被苍山县委、县政府列为新世纪振兴苍山“十大工程”中的旅游项目,“文峰祠”已修复如初,并将实施泉源寺重建工程,给苍山的旅游景观增加新的亮点,整个文峰山将成为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一体的旅游胜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