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编辑需要的基本功是什么?

如题所述

  要做一个称职的、能够有所作为的编辑,一定要苦练基本功。在这里,我先讲三条:
  第一,要熟练掌握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且要熟练到这么个程度:在仔细看过一篇稿子后,就能明白:应该补充什么,应该提炼什么。
  一是看看“新闻五要素”全不全?
  二是看看必须交代清楚的关节交代清楚了没有?
  三是看看观点的提炼工作做好了没有?我觉得,对编好一则新闻来讲,这三条都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编辑要练就善于琢“璞”的本领:对稿件上的“石头”部分,你得要大刀阔斧地砍;和“玉”粘连在一起的地方,你得精雕细刻。
  在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中,我觉得,我们编辑是琢“璞”者。什么叫“璞”?《辞海》的注释是:蕴藏有玉的石头。我们编辑手中的稿件,也像璞那样,是玉和石头的共生体。我们编稿,就是要剔除其石头部分,显露其玉的光彩。这璞上面,有的地方全是石头,你得要大刀阔斧地砍,有的地方和玉粘连在一起,你得要精雕细刻。
  我觉得,我们对通讯员、记者的稿件固然要那么做,对那些知名度相当高的名人的稿件,也需要同样对待。
  第三,要尊重和保留作者的风格。
  毋庸讳言,我们当编辑的,处理稿件要尊重和保留作者的风格。
  所谓作者的风格,一般地说,有四点:
  一是鲜明的观点;
  二是鲜活的材料;
  三是新颖的报道形式和表述方法;
  四是明快、清新的语言。
  1984年7月间,我曾约请当时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的董佑勤同志(后来当了浙江日报的副总编辑)撰写了一篇言论。言论的题目是:《说点“婆媳”之道》,全文850字。我当时把它和上述作者风格的要求相对照,觉得条条符合。特别是作者运用夹喻夹议的形式,议了别人所未议的道理,且深入浅出,很有特色。很明显,这是这位作者行文的风格。当时,我只改了十来个字,尊重和保留了作者的风格。浙江日报在当年7月12日刊登后,人民日报在7月29日予以转载,我从头到尾对照了一下,发现人民日报一字未改,而且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动。这说明尊重和保留作者的风格多么重要!可以设想,如果我当时随心所欲地加以修改,很可能带来“画蛇添足”的后果!
  杨大进总编辑告知,如今我们有些年轻朋友在编稿中,不那么尊重和保留作者的风格,或者在删节长稿时把作者的鲜活的东西连同不鲜活的东西一起给删掉了,宛如在泼婴儿的洗澡水时把婴儿也给泼出去了;或者对作者的文稿喜欢按照自己的行文习惯加以修改;或者不细察作者辛苦经营之处,不理解作者精心挥洒的文笔,竟然一古脑儿把它删掉了,这多可惜啊!因此,作者对这些改稿有意见,是可以想见的。
  我很赞同这种观点:可改可不改的,尽量不改。特别是对同义词,作者用上了“教室”,我们编辑何必把它改成“课堂”呢!作者喜欢用“越演越烈”,我们编辑何必非把它改成“愈演愈烈”不可呢!
  当然,我们有些编辑还是很尊重和保留作者风格的。像编辑处理《“小巷总理”错时办公方便群众》(刊于浙江日报5月9日一版)的编辑便是这样。
  如果说这是一个导语,197字(包括标点符号,下同),占全篇771字的25.6%,长是长了一些,但编辑认为这是作者的精心之作,材料新鲜,既有现场感,又有强烈的时效性,且与全文紧密衔接,就原汁原味地把它保留下来了。很明显,这是一位聪明、能干的编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0
首先当然是文字功力啦,当然还有很重要的,对选题的认识和把握。其实在现在,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对终端市场的嗅觉,许多好的材料不一定有好市场,市场上很火的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再有,是你自己创造市场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11-07-21
第一,扎实的文字功底。可以修改作者文字的错讹之处。
第二,要有组稿能力。拥有自己的作者圈子。
第三,专业知识。比如你偏爱做哲学类书籍,那么要有哲学的专业知识,才能把握稿子。否则就看不懂。如果你专攻计算机,那么要有计算机相应知识。
第四,政治敏感性。
第五,要有鉴赏力。哪类稿子有价值。
第六,要有市场营销能力。对图书的宣传和销售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