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分别是什么啊?

如题所述

1、冷凝温度

冷凝温度是指冷凝器内制冷剂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凝结时的饱和温度。 冷凝温度不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传热温差。

冷凝压力就是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有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压力,由于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无法测量,而实际上,制冷剂在排气管以及冷凝器内的压力降其实很小,所以不管设计调试还是检修当中,一般认为排气压力近似等于冷凝压力。

2、蒸发温度

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气体的饱和温度,一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用对应的蒸发压力来推导。

扩展资料

蒸发温度的估算

在制冷设备调试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知道蒸发温度,进一步推算出蒸发压力,然后根据实际的压力,就能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有问题;蒸发温度=环境温度/水温 —(10~20℃);

举例如下:夏天的空调室内温度设定26℃,可以估算此时的蒸发温度=26-(10~20℃)=6℃,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力为0.55Mpa(R22制冷剂)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蒸发温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冷凝温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2
冷媒在蒸发器蒸发时外界的温度叫蒸发温度。 冷媒在冷凝器冷凝时外界的温度叫做冷凝温度。
平衡压力、 高压压力和低压压力是空调维修的重要参数。 三个压力是制冷剂 R22 在空调 管路中循环在不同位置所对应的压力, 由于 R22 是在气液之间循环变化的, 伴随着吸热和放 热,所以外界环境的温度对其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高,压力值变大,环境 温度低,压力值变小。 平衡压力是指压缩机不工作时, 高低压平衡时的压力; 高压压力是指排气压力或冷凝压 力;低压压力是指吸气压力或蒸发压力。三个压力的测量都是在室外机气阀的工艺口上,制 冷运转时
为低压压力,制热运转时为高压压力,不工作时为平衡压力。 制冷学的蒸发是指沸腾, 因此蒸发温度就是沸点, 冷凝是指一定压力下的 R22 在饱和状 态气变液的过程,所以冷凝温度也是沸点。R22 在不同压力下对应不同的沸点,如表所示为 R22 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的一一对应关系。 制冷学空调制冷设计的工况条件是:室外环温 35℃,室内温度 27 度,蒸发温度+5℃,蒸发 压力 0.48MPa。 所以空调标准制冷低压力为 0.48MPa。 空调制冷管路设计相对压力(表压力)制冷状态下低压压力是平衡压力的一半。 所以平衡压力为 0.96MPa。 为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制冷设计采用空气冷凝时,冷凝标准温差选取 15℃,所以在室外 35℃条件下冷凝温度为 50℃,50℃对应的压力值为 1.83Mpa。 所以空调高压压力为 1.83MPa。 制冷学的压力是指物理学的压强, 压强的单位还有“kg/cm2”,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公斤压 力”。 1kg/cm2=0.098 MPa≈0.1 MPa. 所以三个压力大小又是“4.8 公斤”,“9.6 公斤”,“18.3 公斤”。 由于空调工作环境通常满足不了工况条件, 以及受湿度的影响, 所以夏季制冷状态下三个压 力值大约为:6 ^* b6 b0X 低压压力,0.5 MPa 或 5 公斤; 高压压力,1.8 MPa 或 18 公斤; 平衡压力,1 MPa 或 10 公斤。 空调在冬季制热环境,和制冷工况相差太大,外环境温度又低,所以三个压力会有较大的变 化, 以空调使用环境下限温度 5℃作为研究分析的参考。
为达到理想的蒸发吸热效果,制冷设计空气作为载冷物质时,蒸发标准温差选取 10℃,所 以蒸发温度应为-5℃,对应压力为 0.32 MPa。 由于室外机环境为 5℃,其最佳蒸发温度为-5℃,而外机盘管化霜一般在-6℃左右,所以冬 季越冷制热效果越差, 为了最大限度在低温下吸收热量, 通过制热辅助毛细管降低蒸发压力, 从而降低蒸发温度,因此,制冷状态下的低压不再是平衡压力的一般了,而是偏小一点。 所以制热平衡压力大约为 0.7MPa。 空调制热时室内为冷凝器,冷凝温度受风速和室内温度的影响,空调设计低于 28℃防冷风 吹出保护,高于 56℃过热保护或降频,所以室内最佳的冷凝温度选取设计值也是 50℃,对 应的压力 1.83 MPa。 所以空调制热三个压力大约为: 低压压力,0.32 MPa 或 3.2 公斤。 高压压力,1.8 MPa 或 18 公斤。 平衡压力,0.7 MPa 或 7 公斤。 从以上分析看出,空调低压和平衡压力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较大,但高压基本不变,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以上压力值可作为参考,作为维修调试的重要依据。

蒸发温度是指流体汽化时候气的温度。蒸发温度和所处环境的压力成正比,随压力而变化,通常所说的蒸发温度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蒸发温度。对于制冷行业,蒸发温度为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气化时,对应于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冷凝温度是指冷凝器内制冷剂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凝结时的饱和温度。 冷凝温度不等于冷却介冷凝温度质的温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传热温差。
冷凝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及流量、冷凝面积及冷凝器的形式等。降 低冷凝温度,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功率消耗,从而提高制冷系数,提高运行的经 济性。但冷凝温度也不应该过低(尤其在冬天需特别予以注意),否则将会影响到制冷剂的 循环量,反而使制冷量下降。冷凝温度过高不仅制冷量下降,功率消耗增加,而且会使压缩 机的排气温度增高,润滑油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影响润滑效果,甚至结碳,使气阀密封性 能下降,直接影响到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 冷凝温度,必要时也应给予调整。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之间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冷凝温度的调节, 同样可以通过调 节冷凝压力来达到。
在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的温度一定时,冷凝压力的调整,可通过改变冷却介质的流量和 冷凝面积来达到。 冷却介质流量增加, 流速相应提高, 可减少传热温差, 从而降低冷凝温度; 增大传热面积(可通过增加并联冷凝器的台数来实现)也可达到降低冷凝压力的目的。降低 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压力可明显下降。冷凝压力的高低,可通过装在压缩机排气端得压力 表上的指示值反映出来。
蒸发温度是所要求的室内温度, 而制冷剂自身的性质牵扯到的温度是在对应压力下的沸 腾温度。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保证功耗的情况下增加制冷量就是提高制 冷系数。 降低冷凝温度就是为了得到温度相对低的制冷剂液体, 即提高制冷剂的质量制冷量。 试想:向蒸发器供给同质量的制冷剂液体,温度高的与温度低的在同蒸发压力下,哪个吸收 的热量较多?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量。
第2个回答  2019-03-01
蒸发汽化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内一定压力条件下被冷凝成液体时相应的饱和温度称为冷凝温度,相对应的压力称为冷凝压力。冷凝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环境条件,以及压缩机允许的排气温度和压力。冷凝温度的高低对压缩机制冷量影响很大,在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冷凝温度的提高,意味着相应饱和压力的升高,压缩机的压缩比将增大,单位质量制冷剂产冷量则会减少。若蒸发温度降低,对输气系数的影响将更大。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冷暖设备里的冷媒(制冷质),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是蒸发的过程(吸热放冷),此时的温度叫蒸发温度(冷);反之,体积由大变小的过程是冷凝过程(吸冷放热),此时的温度叫冷凝温度(热)。追问

谢谢

追答

不客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2-15
冷凝温度是指物质状态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临界温度。不同的物质,冷凝温度也不同。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外界压力的变化也会导致冷凝温度的变化。一般来说,外界气压增加,冷凝温度也会升高,反之则会降低。  流体汽化时候气体的温度。蒸发温度和所处环境的压力成正比,随压力而变化,通常所说的蒸发温度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蒸发温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