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为什么拿破仑会称帝,究其原因以及时代背景。

如题所述

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而又充满争议的人物。对于18世纪的法国来说,那个时代需要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从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历史选择了拿破仑。在法国,人们不但认为拿破仑代表了这种力量和征服欧洲的希望,而且将实现和平繁荣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至今他依然被法国人视为历史上的英雄。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也为世人所钦佩。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代天骄,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法国革命爆发后,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立下战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
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1800年,拿破仑再度打败奥地利军,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和约,迫使第二次反法联盟土崩瓦解。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但是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
拿破仑进行了多项政治、立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是《拿破仑法典》,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1804年正式实施。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用法律的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
虽然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法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洲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220年前的12月2日中午,在成就过法国无数帝王的巴黎圣母院,拿破仑身穿镶嵌银鼬皮的紫色天鹅绒礼服,佩戴着查理大帝1000年前登基时用过的宝剑,戴上了黄金铸就的桂冠,成为一名志在统领欧洲的大帝,而不仅仅是控制法兰西的国王。这一年,拿破仑35岁。 民间热闹 官方低调 为了纪念拿破仑登基200周年,在法国国内,各类关于拿破仑的纪念展览、研讨会以及新的出版物层出不穷。一批批装帧精美、价格不菲的纪念画册也在12月前后争相上市,其中一本包含40幅画作记录登基典礼各个细节的画册标价高达12000欧元,合人民币12万元。 与活跃的文化市场不同,法国政府这次却表现出与周围气氛异样的低调。当人们拥挤着去参观民间为此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展览时,法国政府并没有举行任何的官方庆典。甚至在法国媒体间,也弥漫着一股对这位传奇人物的质疑和批评气氛。 悬挂在卢浮宫墙面上那幅高6米,宽近10米的巨幅油画,帮助人们想象着拿破仑当年登基时的奢华场面和威严气氛。这幅由拿破仑授权当时的著名画家戴维德所作的油画,从构思到完工总共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画面上背对教皇、头顶桂冠的拿破仑正在为跪在他前面的妻子约瑟芬加冕,在两侧作为背景存在的人群,是拿破仑从欧洲各地邀请来的有声望的客人以及各国大使。 对于这一幕法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画面,在欧洲学界、媒体以及执政者中,却有着不同的解读。 法国《焦点》周刊把举行登基典礼的拿破仑与一位中非独裁者相提并论,认为那场豪华的仪式是一个“无聊透顶的行为”。因为它让人们想起,法国的年轻士兵在跟随这位战场英雄四处征战中付出的惨痛代价——40万跨过俄国边境的法国士兵,最后只有18000人得以生还;倒在西班牙战场上的法军有30万;在德国莱比锡仅仅进行了三天的“人民战争”(同反法联盟)中,就有7万名法国士兵丧生。 而德国历史学家富尔克·乌里希则认为,“拿破仑是一个对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没有信心的独裁者,他所有的政治成就都建立在军事能力之上,没有那些战争,他也就不可能获得那些军事上的成就。” “目前的法国政府在政治上代表着法国大革命时期共和派的思想,他们认为拿破仑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是对大革命自由平等精神的背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而同欧洲教会的妥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高毅教授表示,“基于这样的观点,法国政府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保持低调是自然而然的。” 民法典:永恒的丰碑 “长期以来,拿破仑一直蒙受着学院、媒体以及政治家的嫉妒和恶语相加。人们必须把他像其他历史人物那样公平对待。”巴黎拿破仑基金会的会长特瑞·伦茨说。 巴黎附近马尔梅松宫(拿破仑以前的私人官邸)的主管切瓦里尔对此颇为赞同,他表示,“人们往往只看到拿破仑作为一个战场上的英雄或者独裁者的形象,至于他为法国的《民法典》、国家银行以及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很少有人提到。” 今年3月21日,同样是《拿破仑法典》正式颁布200周年。这部1800年在拿破仑的推动下开始编纂的法典,内容包括民法、民事诉讼法、商业法、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把大革命自由平等、自然理性的思想用详细且通俗易懂的形式规定下来,被称为奠定了现代市民社会法律体系的基础。 法典的颁布,不仅解决了当时法国法律体系混乱的问题,而且随着拿破仑权力的扩张,同样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律体系。甚至在欧洲以外的加拿大、埃及、玻利维亚等国,也都曾经以《拿破仑法典》作为自己立法改革的蓝本。 到目前为止,这部只有436页的法典在经历了两个皇帝、三个帝国和四个共和国之后,一半以上的法律规定依然有效。 “战场上的所有胜利都随着滑铁卢一战的失败烟消云散,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我的那部民法典。”在圣赫勒拿岛上被囚禁的岁月里,拿破仑对编写《圣赫勒拿岛回忆录》的作者如是说。 欧洲之父? 法国《费加罗》杂志刚刚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39%受访的法国人看来,曾经带着军队远征俄罗斯和埃及的拿破仑是一个“独裁者”,认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另外有49%的人则认为拿破仑是个“伟大的政治家”。 “39%持批评意见的人当中,应该以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居多。对大多数法国普通老百姓来讲,拿破仑还是一个完美的民族英雄形象。反倒是学界中人持批评意见的比较多。”高毅教授解释说,“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 色当战役失败之后(普法战争中的决定性一战),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破灭。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拿破仑作为曾经战胜普鲁士的勇士再次成为神话。“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拿破仑在政治上是有错的。”研究拿破仑多年,目前管理着拿破仑私人官邸的伯思哈特·谢瓦利埃说。 “争论主要是发生在学术界的。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高毅教授补充说。 不管怎样,拿破仑作为一个一生都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拥有一大批崇拜者。自从1822年他在圣赫勒拿岛上的监狱中去世后,关于他的书共出版了8万余册;而以这个来自科西嘉的传奇人物为原型拍摄过电影的导演在全世界多达200余位。即使是在加德满都的图书馆,人们也能看到壁橱上放置的拿破仑头像。 “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 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拿破仑仍然被法国人认为是除查理大帝和戴高乐之外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凭着他的宝剑和法典,拿破仑就成了现代欧洲的先驱者。”法国历史学家让·图拉德最近在他的一次演讲中强调,“拿破仑是欧洲之父”。
3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他的对内政策基本上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有所调整.如他先后制定了民法,商法,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他还保证农民在革命时期购得的小块土地;奖励发展工业.因此,拿破仑统治期间,法国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这是他的功.
他的对外战争则功过参半,法军所到之处,赶走封建贵族,取消封建义务,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波旁王朝复辟,捍卫法国大革命成功,又动摇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这是功.但他进行的战争也有争霸和侵略的,争夺欧洲霸权,侵犯欧洲许多国家独立,掠夺各国人民,招来人民反抗,导致覆亡危机.
恩格斯和列宁都曾经从不同角度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的多”,"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总体来说,他功大于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8
  为什么法国人民如此激进地推翻波旁王朝以后,居然会允许拿破仑搞专制独裁长达15年:5年第一执政,10年皇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拿破仑独裁专制
  对于法国的小农们来说,督政府的软弱无疑是不能尽到一个政府的职能的。这个时候,拿破仑应运而生。拿破仑的出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法国当时正是内外交困,保王党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这期间法国不可能看不到拿破仑的勃勃野心,之所以人们像过去一样用暴力推翻他,不仅是因为拿破仑的骄人战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更主要的是人们需要他、社会需要他,需要这样一个铁腕人物来建立强有力的政权。
  所以,在那样一个特殊时刻,或许独裁专制更适合法国国情,拿破仑恰好遇到这样一个机会,加上他个人的才能,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拿破仑称帝
  目前大多数评论在对拿破仑称帝这件事上基本都持批评态度。恩格斯就这么说过,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在于:他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和旧的反革命王朝结成同盟;他不去消灭旧欧洲的一切痕迹,反而竭力和它妥协……
  事实上,拿破仑在经济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同时也注意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要求,执行维护小农土地所有制的政策……,这些是受到农民们的欢迎的。事实上,在拿破仑离开法国的日子里,人民依然在家中供奉着拿破仑皇帝的画像。
  其实人民反对的是“帝制”而非“独裁统治”,或者说反对的是那声“皇帝”……。我们不能因为形制上的问题和他娶了奥国公主就认为他的帝国是历史的退步,从深层的看,他的“帝国”仍然是资产阶级属性的,我们能说资产阶级的发展史历史的退步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01
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而又充满争议的人物。对于18世纪的法国来说,那个时代需要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从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历史选择了拿破仑。在法国,人们不但认为拿破仑代表了这种力量和征服欧洲的希望,而且将实现和平繁荣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至今他依然被法国人视为历史上的英雄。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也为世人所钦佩。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代天骄,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法国革命爆发后,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立下战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
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1800年,拿破仑再度打败奥地利军,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和约,迫使第二次反法联盟土崩瓦解。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但是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
拿破仑进行了多项政治、立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是《拿破仑法典》,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1804年正式实施。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用法律的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
虽然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法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洲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220年前的12月2日中午,在成就过法国无数帝王的巴黎圣母院,拿破仑身穿镶嵌银鼬皮的紫色天鹅绒礼服,佩戴着查理大帝1000年前登基时用过的宝剑,戴上了黄金铸就的桂冠,成为一名志在统领欧洲的大帝,而不仅仅是控制法兰西的国王。这一年,拿破仑35岁。 民间热闹 官方低调 为了纪念拿破仑登基200周年,在法国国内,各类关于拿破仑的纪念展览、研讨会以及新的出版物层出不穷。一批批装帧精美、价格不菲的纪念画册也在12月前后争相上市,其中一本包含40幅画作记录登基典礼各个细节的画册标价高达12000欧元,合人民币12万元。 与活跃的文化市场不同,法国政府这次却表现出与周围气氛异样的低调。当人们拥挤着去参观民间为此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展览时,法国政府并没有举行任何的官方庆典。甚至在法国媒体间,也弥漫着一股对这位传奇人物的质疑和批评气氛。 悬挂在卢浮宫墙面上那幅高6米,宽近10米的巨幅油画,帮助人们想象着拿破仑当年登基时的奢华场面和威严气氛。这幅由拿破仑授权当时的著名画家戴维德所作的油画,从构思到完工总共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画面上背对教皇、头顶桂冠的拿破仑正在为跪在他前面的妻子约瑟芬加冕,在两侧作为背景存在的人群,是拿破仑从欧洲各地邀请来的有声望的客人以及各国大使。 对于这一幕法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画面,在欧洲学界、媒体以及执政者中,却有着不同的解读。 法国《焦点》周刊把举行登基典礼的拿破仑与一位中非独裁者相提并论,认为那场豪华的仪式是一个“无聊透顶的行为”。因为它让人们想起,法国的年轻士兵在跟随这位战场英雄四处征战中付出的惨痛代价——40万跨过俄国边境的法国士兵,最后只有18000人得以生还;倒在西班牙战场上的法军有30万;在德国莱比锡仅仅进行了三天的“人民战争”(同反法联盟)中,就有7万名法国士兵丧生。 而德国历史学家富尔克·乌里希则认为,“拿破仑是一个对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没有信心的独裁者,他所有的政治成就都建立在军事能力之上,没有那些战争,他也就不可能获得那些军事上的成就。” “目前的法国政府在政治上代表着法国大革命时期共和派的思想,他们认为拿破仑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是对大革命自由平等精神的背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而同欧洲教会的妥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高毅教授表示,“基于这样的观点,法国政府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保持低调是自然而然的。” 民法典:永恒的丰碑 “长期以来,拿破仑一直蒙受着学院、媒体以及政治家的嫉妒和恶语相加。人们必须把他像其他历史人物那样公平对待。”巴黎拿破仑基金会的会长特瑞·伦茨说。 巴黎附近马尔梅松宫(拿破仑以前的私人官邸)的主管切瓦里尔对此颇为赞同,他表示,“人们往往只看到拿破仑作为一个战场上的英雄或者独裁者的形象,至于他为法国的《民法典》、国家银行以及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很少有人提到。” 今年3月21日,同样是《拿破仑法典》正式颁布200周年。这部1800年在拿破仑的推动下开始编纂的法典,内容包括民法、民事诉讼法、商业法、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把大革命自由平等、自然理性的思想用详细且通俗易懂的形式规定下来,被称为奠定了现代市民社会法律体系的基础。 法典的颁布,不仅解决了当时法国法律体系混乱的问题,而且随着拿破仑权力的扩张,同样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律体系。甚至在欧洲以外的加拿大、埃及、玻利维亚等国,也都曾经以《拿破仑法典》作为自己立法改革的蓝本。 到目前为止,这部只有436页的法典在经历了两个皇帝、三个帝国和四个共和国之后,一半以上的法律规定依然有效。 “战场上的所有胜利都随着滑铁卢一战的失败烟消云散,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我的那部民法典。”在圣赫勒拿岛上被囚禁的岁月里,拿破仑对编写《圣赫勒拿岛回忆录》的作者如是说。 欧洲之父? 法国《费加罗》杂志刚刚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39%受访的法国人看来,曾经带着军队远征俄罗斯和埃及的拿破仑是一个“独裁者”,认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另外有49%的人则认为拿破仑是个“伟大的政治家”。 “39%持批评意见的人当中,应该以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居多。对大多数法国普通老百姓来讲,拿破仑还是一个完美的民族英雄形象。反倒是学界中人持批评意见的比较多。”高毅教授解释说,“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 色当战役失败之后(普法战争中的决定性一战),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破灭。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拿破仑作为曾经战胜普鲁士的勇士再次成为神话。“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拿破仑在政治上是有错的。”研究拿破仑多年,目前管理着拿破仑私人官邸的伯思哈特·谢瓦利埃说。 “争论主要是发生在学术界的。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高毅教授补充说。 不管怎样,拿破仑作为一个一生都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拥有一大批崇拜者。自从1822年他在圣赫勒拿岛上的监狱中去世后,关于他的书共出版了8万余册;而以这个来自科西嘉的传奇人物为原型拍摄过电影的导演在全世界多达200余位。即使是在加德满都的图书馆,人们也能看到壁橱上放置的拿破仑头像。 “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 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拿破仑仍然被法国人认为是除查理大帝和戴高乐之外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凭着他的宝剑和法典,拿破仑就成了现代欧洲的先驱者。”法国历史学家让·图拉德最近在他的一次演讲中强调,“拿破仑是欧洲之父”。
3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他的对内政策基本上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有所调整.如他先后制定了民法,商法,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他还保证农民在革命时期购得的小块土地;奖励发展工业.因此,拿破仑统治期间,法国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这是他的功.
他的对外战争则功过参半,法军所到之处,赶走封建贵族,取消封建义务,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波旁王朝复辟,捍卫法国大革命成功,又动摇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这是功.但他进行的战争也有争霸和侵略的,争夺欧洲霸权,侵犯欧洲许多国家独立,掠夺各国人民,招来人民反抗,导致覆亡危机.
恩格斯和列宁都曾经从不同角度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的多”,"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总体来说,他功大于过!
第3个回答  2011-07-01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法国埃及方面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和天文学,同时还十分热爱文学与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艘,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在远征埃及时,除发现罗塞塔石碑外,法军探险队深入金字塔内,拿出泥板楔形文字研究,开启日后考古学对埃及古文明研究起源,文化意义贡献重大。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反动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之后并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由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做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有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藉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12月2日,拿破仑仿效查理曼大帝的历史,以减少革命派对于他登基帝位的不快。同时这也是第一次法国皇帝以自己的“名字”作为皇帝的称号。他并不是由当时的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为妻子约瑟菲娜·德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以示他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教会控制。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最主要是学习古罗马凯撒和屋大维 由执政官而到帝王 他对于古罗马帝国相当迷恋 唯一的亲生子被封为罗马王 拿破仑的倾向就很明显了
第4个回答  2011-07-08
至于历史背景就不说了,我给你分析一下吧,那些复制孙子没啥意思。你要不是考试用不看也罢
其实拿破仑跟中国的袁世凯其实一个意思,只不过是袁世凯没能象拿破仑一样为中国带来强大带来荣耀。拿破仑拥有先进的思想。他称帝纯粹是封建遗毒,当时所有的独裁者几乎都会走上称帝的位置,很少能够免俗,皇帝的无尚荣耀照耀着每个人的心,只要一有机会都会冲上去。

拿破仑称帝很多只是形式上的。跟以前的皇帝有本质的区别,他称帝但是他的帝国仍然是资本主义,跟其他国家比仍然是先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