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岩石分哪几类?

2.何谓土的颗粒级配?

3.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4.如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5.何谓群桩效应?单桩和群桩的工作性状有何差异?

6.地基处理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7.挤密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什么?

1.岩石分哪几类?

岩石主要按成因分为三种:一、岩浆岩(也称火成岩),它是通过火山喷发等原因形成的,简单一点说就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之后形成的岩石。二、沉积岩是岩浆岩经过风化、水蚀等形成小颗粒,在地面堆积成一层,在经过一系列的地壳变动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三、变质岩是沉积岩在火山喷发是与岩浆相互融合、变质冷却后形成。
2.何谓土的颗粒级配?
就是土壤颗粒按照它的直径大小来分级
在土壤学科的科研工作中常用的分级标准是:这个标准是1995年制的。
2~1mm极粗砂;1~0.5mm粗砂;
0.5~0.25mm中砂;0.25~0.10mm细砂;
0.10~0.05mm极细砂;
0.05~0.02mm粗粉粒;
0.02~0.002mm细粉粒;小于0.002mm粘粒。土壤质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肥力性状 砂土 壤土 粘土
通气性 易 中等 不易
透水性 易 中等 不易
增温性 易 中等 不易
另外,土壤中石砾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影响。

3.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和图表。文字部分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图表部分包括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等。

4.如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竖向荷载逐渐施加于单桩桩顶,桩身上部受压缩而产生相对于土体的向下位移,桩侧表面有向上的摩擦阻力。桩身荷载通过桩侧摩阻力传递到桩周土层中,致使桩身荷载和压缩变形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桩土相对位移等于零处,摩阻力也等于零。随着桩身荷载的增大,桩身压缩变形和位移量也增大,桩身下部四周土体的摩阻力也将随着增大,桩件土层也受到压缩而产生端阻力,桩端土层的压缩又加大了桩,土间的相对位移,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桩四周的摩阻力。当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后,继续增加荷载,这部分增大的荷载全部由桩端阻力来承担,此时桩端持力层的压缩位移量将迅速增大,到达某一极限,桩端土层产生塑性变形,并发生塑性挤出,位移迅速增大而破坏。这时桩所承受的荷载就是极限荷载。
5.何谓群桩效应?单桩和群桩的工作性状有何差异?
群桩效应(Group Piles effects )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时不能不考虑的就是群桩效应,群桩效应就是指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后,由于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使其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沉降等性状发生变化而与单桩明显不同,承载力往往不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这一现象。

6.地基处理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任何建筑物的荷载最终将传递到地基上,由于上部结果材料强度很高,而地基土强度很低,压缩性较大,因此通过设置一定结构型式和尺寸的基础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方面处于上部结构的荷载及地基反力的共同作用下,承受由此产生的内力;基础底面的反力反过来又作为地基土的荷载,使地基产生应力和变形。基础设计时,除了需保证基础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外,同时还需选择合理的基础尺寸和布置方案,使地基的强度和沉降保持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基础设计又常被称为地基基础设计。凡是基础直接建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土层上时,这种地基称之为天然地基。若天然地基很软弱,则事先需要经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者,这种地基称之为人工地基。
7.挤密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什么?
是利用起重机械将重锺提升到一定高度,自由下落,重复夯打击实地基。经过夯打以后,形成了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提高了地基强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30
太多了。。。又没动力。。。不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