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意味着什么?

如题所述

无论是广播体操、喇叭裤、还是“经典”歌曲,就恰如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玛德莱娜甜饼和椴花茶,唤醒了我们对一个时代的回忆。伴随着记忆之门的开启,我们和镜头一起深入到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在那些秘而不宣的寂寞和伤痛中体味青春的残酷与美丽……

在理想与现实、挣扎与妥协、清醒与懵懂中疼痛诞生了。姐姐凭着一股清教徒式的狂热和隐忍,一次次地将自我放逐,以妥协和放弃为代价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飘扬在安阳小城街道上的自制的降落伞,以一种令人心痛的张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现实抉择(《孔雀》);穿着砖红色高跟鞋的19岁少女青红,跌跌撞撞走在偏远小城的山路上,背后是父亲老吴铁一般冰冷的目光,在新的改革浪潮中,老吴们曾经豪迈的青春梦想经受着严峻的意义拷问,于是,以下一代的“幸福”为承诺,“返城”的意志不屈不挠地升腾起来,并且成为压倒一切的硬道理,同样不屈不挠的,还有男孩小根澎湃的青春冲动,这冲动在压抑中勃发出更具毁灭性的力量,并最终引动了结尾处的那一声枪响(《青红》);而1983年的四川小县城,也同样没有赦免16岁女中学生刘小云偷尝禁果的懵懂,即使10年后成为了县川剧团的当家花旦,也依然无法摆脱被世俗嘲讽与观看的命运,在尴尬的情爱关系中吞咽苦果,而更深刻的痛楚,就蛰伏在身边(《红颜》)……

如果我们能回过头再去看看那些拍摄于80年代的、与“时代”同步的影片,我们就会再一次为福柯老先生的那句名言所深深折服: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在“历史”的宏大叙述中,上世纪80年代曾被描述成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她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又一次青春畅想,在拨乱反正、除旧布新之际,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这些影片则通过极为个人化的记忆,告诉我们在亢奋与繁荣的背后,其实隐含着深深的忧伤与疼痛。

顾长卫、王小帅们不约而同地抚摸着“青春”记忆,以一种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呈现出那个时代的裂隙与疼痛时,他们所获取的,是否就是一个更加真实的80年代呢?也许,这样的探究本身就是需要探究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记忆”同样也在改变着过去,“记忆并不是对遗忘的一种否定,记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我们记住的,永远是我们愿意记住的东西。在这里,也许我们更需要追问的,是呈现在这批影人身上的那种强烈的回溯80年代的欲望,对于他们来说,80年代意味着什么?又是怎样的激情与冲动,促使着他们不约而同地返回过去,对80年代做一次集体的回眸与凝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