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要停尸三天,这个习俗有什么由来?

如题所述

这个习俗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

关于这个习俗,实际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虢国的太子突然暴毙而亡,所以虢国的君主非常伤心,悲痛之后便准备让他儿子入土为安,不过说来也巧,恰好此时神医扁鹊游历列国正好来到了这里。

他听说太子很年轻,所以对太子突然死亡之事觉得很蹊跷,于是他要求进宫帮太子诊断,在入宫后,他发现太子鼻息微弱,而且身体还尚有余温,所以他马上给太子进行了针灸治疗。

结果,太子果然又清醒了过来,后来扁鹊人们,如果人死后,不要马上下葬,以免误断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白白耽误一条人命,所以后来人们在有人死后,就不再急于下葬,而是要先停尸几天。

在古代医术并不发达的时期,在一个人死后很难确定他是假死还是真正的死亡,但是像扁鹊那样的神医毕竟还是少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古人便想出了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停尸三天,这样可以观察他是否还有。其二,就是在死者脸上盖上打湿的黄表纸,若他还有呼吸,很容易就可察觉所以,放置几天的话,就可以很清楚的确定一个人是否真正死亡。

虽然这样的习俗,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已经并不重要,但是我们都知道人死以后,家人往往是非常伤心的,所以停尸几天,也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缅怀之情,让大家也可以逐渐接受这个现实,也等于是给人们一个心里缓冲的时间,而且如果有距离遥远的亲人,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赶来进行吊唁。

大家都知道,葬礼是件很讲究的事情,我国自古认为“死者为大”,亲人顺利下葬需要准备很多东西,而这些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比如棺木的选择,祭奠死者的相关事宜,所以,停尸几天也是让死者家人可以更好的进行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古代人就更不用说,医疗条件那么落后,春秋时代,虢国太子突然暴毙而亡,虢国君主悲痛欲绝,正准备让他儿子入土为安,正巧神医扁鹊周游列国来到这里,他听人说太子很年轻……


根据经验扁鹊判断出太子很可能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救人要紧。他立刻进宫给太子把脉,并发现太子鼻息微弱,身体有余温,他马上给太子针灸,刺百会穴,又药物辅助,太子竟然坐了起来。

和常人无异,调养了几天和以前一样生龙活虎。此后扁鹊告诫那里的人们,人死之后切记不要马上下葬!逐渐演变为后来的停尸后再下葬。很多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让法师计算日子,找出最合适的下葬时间,死者家属都会选择停尸三天后再下葬。


因为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三天之后如果还没有转醒,那就是真的去世了。古人觉得人死之后,要想不下地狱,必须要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够投胎转世。

而去世的第七天,也就是俗称的头七,死者在这一天夜里会回家看最后一眼,其家人要大办丧礼等,这样死者看到后才会离去。停尸几天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也不是封建迷信,因为古代社会科学发展缓慢,医疗卫生技术跟不上。

一般都是通过脉搏诊断生死,偶尔会出现偏差。如果思死后立即下葬,被误诊为死亡的假死病人,很有可能在几小时或者一两天后转醒,却因为被下葬而闷死在棺材中。

后来,这件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这个习俗还存在着,甚至很多国家也都在实行,不单单是我们中国。所以人死后要停尸三天这个习俗就一直被流传下来了。

第2个回答  2019-10-05
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以及认知也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因此,古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认识,还都停留在精神的崇拜上,因此他们认为,人在死后还是会再转世投胎,重新开始另外的一段人生的。
第3个回答  2019-10-06
日人去世后要停尸三天,这个来自于古代对于逝者的尊重,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社会习俗。
第4个回答  2019-10-07
古代人去世后要停尸三天,这个习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后来演变成了风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