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捏成小船为什么会增大排开液体体积?

网上说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是空心的?捏成饼也会飘起来啊?面积大了,可高度变低了啊?

平均密度 是橡皮泥含空气的平均密度
物体受到的浮力=液体的密度×g×物体在液体里的体积。
对橡皮泥来说,在水里,液体的密度×g是相同的,但捏成船后,其在水里的体积比其是方块状时要大,所以受到的浮力也就大,当浮力=橡皮泥的重力时,橡皮泥就浮在水面上了。
体积为什么会增大
同一个橡皮泥,质量相同,一开始实心时,体积=质量÷橡皮泥的密度。
后来变成空心的,融入了空气的密度,这个空气的密度比橡皮泥的密度小,所以整体的密度就小了,质量÷密度,密度变小,体积自然增大。
你要是想象不到,可以自己拿块橡皮泥捏一下追问

那如果不捏成船形,而是把边缘上翘部分弄平,还会浮起来吗?

追答

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2-29
编写教材的人有点误导人,书上的解释是橡皮泥做成空心的船后,排水量会增大,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橡皮泥的密度还是大于水的密度,那必须要排开大于橡皮泥全部体积的水,产生的浮力才有可能等于橡皮泥重力,但是橡皮泥排开的水不可能大于橡皮泥自身体积。
所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后,其平均密度小于原来的密度(可以理解为包含了空气,所以平均密度变小,就像一个实心的铁球内部挖掉一部分,计算其密度变小一样),正是因为空心橡皮泥平均密度变小且小于水的密度,才有可能排开水的体积小于自身体积的情况下,达到浮力等于重力的条件。
船也是这个原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