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如题所述

一、每个蒲公英头状花序的花期为2-3天,在此期间它具有“昼开夜合”的现象,即花序白天张开,傍晚时分则连同外面的总苞一起向中心收拢。

二、一个头状花序中的所有花并非同时成熟,而是有先有后。外围花先熟,中心的花后熟,这是符合无限花序的一般特征的。

三、蒲公英的头状花序结束开花后,总苞不再张开,此后果实开始在紧闭的总苞中成熟。

四、蒲公英的单个头状花序从开花结束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9天的时间,应该说还是非常迅速的。

五、此后总苞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张开,这时我们所熟悉的白色小绒球就出现了。这个小绒球由无数排列在花序托上的果实(瘦果)组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早春地温1~2℃时可萌发,种子发芽最适温为15~25℃,30℃以上发芽缓慢,叶生长最适温度20~22℃。既耐旱又耐碱,也抗湿,且耐阴。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下生长,但最适在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栽培。蒲公英属短日照植物,高温短日照下有利抽薹开花。较耐荫,但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茎叶生长。一般从播种至出苗6~10天,出苗至团棵20~25天,团棵至开花60天左右。条件好时可多次开花,开花至结果需5~6天,结果至种子成熟需10~15天。多在3~5月份开花结实,4~5月种子成熟。每株平均结果约800粒,自然萌发率10%~20%。种子休眠1周后萌发,,当年长出5~7片叶,越冬后再萌发、抽薹、开花、结实。详情
    官方电话
第2个回答  2017-04-10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盆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挖根栽培。通常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芽,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可采叶上市。   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在晴朗的时候(28度左右),将种子与土混合,浇透,曝晒至土壤微润,再适当浇水,保湿,第二天中皮将变绿,几小时后即可生根发芽。   根据试验结果得知:5月末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20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3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亩还须施17-20公斤硝铵作基肥。播种后,也要始终保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播种当年一般不采叶,以促进其繁茂生长,使下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壮,抽生品质好、产量高的嫩叶。   早春表土5厘米深处地温达1~2度时,上年种植的蒲公英就开始萌发长出新芽。一般清明节前新芽露出地面,此时在土里的“白芽”部分长度已有3-4厘米所以野生的蒲公英一般在4月20日前后即可上市,这时市场上很少有新鲜叶菜蔬菜,很受消费者欢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22

播种准备:

大约在5月末收集种子后立即进行播种,从播种至出苗大约需要10-20天;如果在夏季7-8月份播种,那么从播种到出苗大约需要15天左右。


播种:

将蒲公英种子种在盆内,播种后覆盖上土,覆盖的厚度大约在0.3-0.5厘米左右。播种时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春天播种的话最好用地膜进行覆盖,夏天播种可以不覆盖。


肥水管理

蒲公英一般不需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是施肥和浇水。蒲公英喜欢肥沃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要做好施肥工作。播种后,也要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

第4个回答  2020-10-05
叶子:蒲公英的叶子是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大约4到20厘米,宽大约1到5厘米,先端节处的尖锐或是呈钝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