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并网的风电并网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如题所述

风电并网难是一个困扰着行业的难题,怎样简单容易的实现风电并网似乎无解,但是也是有缝可寻的,风电并网难问题实非无解,以下三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注意和掌握的。
首先,在风电基地的开展上切忌贪大求全,要视地域状况和开展需求有步骤、有节拍地实行。比方蒙东、蒙西这样天然劣势集中的地域,要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走可连续开展的开发途径。而某些地域,比方新疆,在甘肃的风电都难消纳的现状下,再继承鼎力增添风电装机范围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次,调度规矩和运行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我国推行的节能调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开,后果也不好。咱们晓得风力资源由于其天然动摇性,会有产出不稳固性的特征,这往往使得需求激烈时提供方软弱,而提供激烈时需求方缺乏。因而,如何调度风电资源是优先要处理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调度规矩上也需灵巧改变。国外大多数国家都规矩一切的电源是能够参加调峰的,水电、燃气发电都100%参加调峰,煤电能够50%深度调峰、核电都有15%~30%的调峰幅度,但我国目前条件下,假如不进行技巧革新和调度标准的革新,核电、煤电和热电联产都很难进行深度调峰。同时,国家在核准名目,制订标杆电价时核电、火电每年都有绝对固定的发电规划(年应用小时数),这种运行方法无法满意风电不弃风的请求。从技巧上进步调峰才能,增添抽水蓄能电站和可调度的燃气电站,以及进步火电的调峰的灵巧性,建立契合低碳开展,契合气象友爱,契合节能调度的新调度机制才能从基础上处理风电并网难题。
节能环保是目前的主要话题深入到各行各业,但是怎样做到既节能环保又能有力的提升工作效率呢?那就要注意以上三点了。一是要建立有序、有节拍、范围化和散布式开展相联合的基础观点;二是要重点做好电力调度的体制和机制革新;三是要处理好长间隔保送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调度规矩的改变是关键关键之一。
三个显著问题
一是电源建设无序、过快,电网工程核准环节多、周期长,而电网疲于应付。这一点,连新能源的投资者都没有否认过。
二是电网现有的调峰能力不足。风电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大规模并网后,需要增加快速调峰电源(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保障电网安全。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几个国家中,西班牙的快速调峰电源比重达到34%,是风电的1.7倍;美国高达47%,是风电的13倍。我国“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快速调峰电源比重不足2%,难以适应风电更大规模建设的要求。
三是电网跨区消纳能力有待提高。以北欧为例,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四国之间建立了北欧电力市场,互通有无。无风时,丹麦从邻国挪威进口水电,而风电富余时,丹麦就会将风电卖给其他国家,这都有赖于坚强跨国电网支撑。我国吉林省风电机组年运行小时数已经由2008年2163小时降至2012年1420小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风电消纳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迟迟没有打通。
此外,国家能源局2015年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一季度全国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显示,一季度,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477小时,同比下降2小时;弃风电量10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8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8.6%,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
建议
第一,应把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开发消纳,也有利于促进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第二,应该健全相关法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第三,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应注重其对电网安全的冲击,加强并网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