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个人,只有一寸长(猜一字)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个人,只有一寸长(猜一字)
小学暑假作业裏面的!!

谜底:府

解释:

府拆开为广、人、寸,广字对应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人字对应南阳有个人,寸字对应只有一寸长,所以答案为“府”。

字义:

府:fǔ

1.旧时指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指国家政权机关:官~。政~。

2.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

3.旧时指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指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

4.敬辞,称对方的家:贵~。

扩展资料

“府”形声。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相关词汇:

1.幕府: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因将帅出征时住帐幕,故名。

2.学府: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美称:最高~。

3.乐府:古代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汉代开始建立,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等。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做乐府。

4.府城:旧时指府一级的行政机构所在的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8
是“府”字,以前在咱们南阳有“南阳府”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下边是有关南阳府的介绍
南阳府署始建于何时不详。自秦昭襄王设置南阳郡直至隋代以前,南阳皆有郡守(西汉景帝时改称太守)治所,即郡署。金正大三年(1226年)于南阳设申州(刺史治),为州署。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申州为南阳府,为府署。但元代修建情况与形制已不可考。明代府署是洪武三年(1370年)同知(府佐官)程本初即原故址修建的。正统五年(1440年),同知汪重重修。当时的府署有正堂、后堂,左右列六房,前竖戒石亭(按旧时规制,地方官署大堂前皆立有戒石碑,上刻戒石铭,作为官员箴规,并建亭保护。南阳府署后将亭改建为坊,称戒石坊),建仪门、大门,后列官宅,东西列吏舍。经吏司(掌管受发文书诸事)在正堂东;昭磨听(掌管勘六房卷宗)在正堂西;司狱司(掌理察狱囚)在仪门西;架阁库(收藏管理文牍案卷)在正堂后,申明、旌善二亭在府署前东西两侧,永平库(府库)在府内。成化年间(1465年——1478年),知府陈镒重修大堂(正堂),堂左为乘发司(承办和转办公文信札)及吏、户、礼诸房,右为西公廨(公廨是官吏办公处的通称),东南隅为衙神祠、寅宾馆。前为大门,门左右列榜房,前建豫南首郡坊。大堂后为寅恭门,次为思补堂(二堂),堂左为书简房,右为招稿房。次三堂,又次为府廨,规制严备,经明末变乱颓圮。清顺治四年(1674年),知府辛炳翰始修思补堂,又修仪门、榜房,纪而知府张献捷重修大堂并六曹房、乘发司、永平库。嗣后,相继修葺完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府佟应琦于大门外东西增建召父、杜母二坊。历久对府署渐颓。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府岳兴阿对府署进行大修。咸丰初,知府顾嘉蘅又补修,于府宅后东北侧建团练宾兴馆(亦称团练公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知府傅凤飏倡导,各州县知(州)县捐俸重修。此次修葺,前后经历5个年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竣工。民国2年(1913年),南阳府撤消,府署故址为县公署(民国元年,知县署改称县公署,后又改称县政府)占用。民国21年(1932年)秋,于南阳设立河南省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即设于久府署内(与县府和署),此后,续有增葺改建。解放后,南阳专员公署驻此,1965年后,改为中共南阳地委第三招待所,后又改为家属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府,它虽然只是个小学题目,却并不容易,也许是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聪明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5
1.1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府)
第4个回答  2020-04-16
是府字,因为府拆开为广、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