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价陶渊明的一段文字的译文

原文是:
【和陶诗七十八首】

追和陶渊明诗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
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
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
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
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
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
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
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
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
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乎!渊
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
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
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
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
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
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丁丑十二月海康
城南东斋引。

东坡先生贬官到海南,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小儿子苏过挑着担子过海;修葺了茅屋居住,每天吃红薯芋头,但是华丽的房屋贵重的食物从来不想。平生没有其他嗜好,把图书历史当作花园,文章作为演奏的音乐,到现在也都废弃了。尤其喜欢写诗,精深奥妙,丝毫看不到老人衰老疲惫的气象。当时,苏辙也被迁到海康,写信来告诉他说:“古代的诗人有模仿古代的诗作,却没有和古人诗的作品。追和古人的诗从我开始。我作为诗人也没有其他爱好,只喜欢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的诗不多,但是他的诗看起来朴实其实很华丽,看起来简陋其实很丰满。曹植、刘昆、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都比不上。我前后和他的诗共有一百零九首,其中我得意的诗篇,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现在打算收集一起记录下来,留给后代的君子。让他们明白我的志趣。但是我对于陶渊明,难道只是喜欢他的诗吗?比如他的为人,我有很有感触。陶渊明临终时,写信告诉儿子陶俨等人:‘我从小就穷苦,每当家里穷困,就东西奔波。性格刚直才能有限,和世人多不相容,自认为一定为让世俗痛恨,告别人世,让年幼的你们忍受饥寒。’陶渊明的这些话,应该是实情了。我也有着各毛病却不知道,平生出任官职,触犯了不少人,这一点很是比不上陶渊明,打算用晚年来模仿他的万分之一。”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身官府学乡里小人,而苏轼出任官职三十多年,被狱吏羞辱,最终不被宽恕,深陷大难,经打算晚年隐居效仿陶渊明,谁肯信呢?就算如此,苏轼的官宦浮沉生涯还能考证,后代的君子一定有类似的。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商朝的贤大夫)相比。”孟子说“曾子、子思的思想相同。”我的小小成就,不足以议论读书人。苏辙年少没有拜师,苏轼成年后并学成出师,父亲就让苏辙向苏轼学习。苏轼常常称赞苏辙的诗有古人之风,自认为自己不如苏辙。但是自从居住在东坡,学问也与日俱增,充沛的好像大河奔来。他的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苏辙于是奋力跟随,但是常常不如苏轼。苏轼和陶渊明的诗,苏辙有跟着和的,也有一二首。写于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3
南朝人沈约、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它突出地刻画出一个脱尘拔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便是证明,...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画像。南朝人沈约、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它突出地刻画出一个脱尘拔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分的交代。这位五柳先生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宅旁有五棵柳树,便以五柳为号。古人既重地望,也重声名的。而五柳先生既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名字,都见出他远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便使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

“闲静”二句用正面叙说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高出于流俗之上。“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互相映照。“闲静”既不因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与世俗社会“息交”,正是不慕荣利者才有的表现。

下面分四个方面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好读书”四句讲读书。他的读书态度很特别,“不求甚解”,只重在书中会己意、惬己心者,也就是寻求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八句讲饮酒。好饮酒,而家贫不常有酒,所以只要亲旧招饮,一招即去,一饮即醉,一醉即退,丝毫不以去留为意。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十分浓足。“环堵”五句讲安贫。住的是遮不住太阳挡不住风的破房子,穿的是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瓢里常常没水,碗里常常没饭,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晏如也”,处之坦然。既不困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常著”四句是讲著文。他吟诗作文也在示志娱情。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田园,借文章自乐其志,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

文章结尾的“赞”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这段赞以“兹若人之俦乎”为界分两部分,前部分是借用黔娄之妻的话,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传》文中五柳先生的精神品格加以概括,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句有画龙点睛之妙。后部分意在说明五柳先生“酣觞赋诗,以乐其志”,简直是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老百姓。作者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这里等于说五柳先生过的是理想社会的生活,隐含对现实的鄙薄之意,进一步提高了文章的思想。

这篇文章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我国传记一类文字出现较早,但均属史传,要全面反映人物平生事迹。这篇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纯文学传记,有了更大的艺术创造活动余地。它并非作者生活的全面纪实,只突出了人物精神的主要方面,但给人印象更深,这就是典型的力量。第二,文中对人物生活的描写几乎都是总结性语言,有似鉴定,却不使人感到概念化。这是因为作者提炼出来的结语,都充分情态化、形象化、诗化了,含有丰富的生活意境,并有诗一般的韵味。第三,这篇传不仅是自况,还是自许、自赞。不过赞许之意并不直接诉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间。粗粗读来,只是勾勒人物形象,转一体味,扬己傲世之意尽在其中。第四,文风与诗近似,朴素质实,纯用白描,使人几乎不觉其有文字,而直接触及到其中的事、物、情。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精神品格和高超的艺术创造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07-03-20
东坡先生贬官到海南,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小儿子苏过挑着担子过海;修葺了茅屋居住,每天吃红薯芋头,但是华丽的房屋贵重的食物从来不想。平生没有其他嗜好,把图书历史当作花园,文章作为演奏的音乐,到现在也都废弃了。尤其喜欢写诗,精深奥妙,丝毫看不到老人衰老疲惫的气象。当时,苏辙也被迁到海康,写信来告诉他说:“古代的诗人有模仿古代的诗作,却没有和古人诗的作品。追和古人的诗从我开始。我作为诗人也没有其他爱好,只喜欢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的诗不多,但是他的诗看起来朴实其实很华丽,看起来简陋其实很丰满。曹植、刘昆、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都比不上。我前后和他的诗共有一百零九首,其中我得意的诗篇,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现在打算收集一起记录下来,留给后代的君子。让他们明白我的志趣。但是我对于陶渊明,难道只是喜欢他的诗吗?比如他的为人,我有很有感触。陶渊明临终时,写信告诉儿子陶俨等人:‘我从小就穷苦,每当家里穷困,就东西奔波。性格刚直才能有限,和世人多不相容,自认为一定为让世俗痛恨,告别人世,让年幼的你们忍受饥寒。’陶渊明的这些话,应该是实情了。我也有着各毛病却不知道,平生出任官职,触犯了不少人,这一点很是比不上陶渊明,打算用晚年来模仿他的万分之一。”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身官府学乡里小人,而苏轼出任官职三十多年,被狱吏羞辱,最终不被宽恕,深陷大难,经打算晚年隐居效仿陶渊明,谁肯信呢?就算如此,苏轼的官宦浮沉生涯还能考证,后代的君子一定有类似的。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商朝的贤大夫)相比。”孟子说“曾子、子思的思想相同。”我的小小成就,不足以议论读书人。苏辙年少没有拜师,苏轼成年后并学成出师,父亲就让苏辙向苏轼学习。苏轼常常称赞苏辙的诗有古人之风,自认为自己不如苏辙。但是自从居住在东坡,学问也与日俱增,充沛的好像大河奔来。他的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苏辙于是奋力跟随,但是常常不如苏轼。苏轼和陶渊明的诗,苏辙有跟着和的,也有一二首。写于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

原文是:
【和陶诗七十八首】

追和陶渊明诗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
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
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
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
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
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
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
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
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
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乎!渊
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
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
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
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
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
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丁丑十二月海康
城南东斋引。

参考资料:www.shicisousuo.com

第3个回答  2007-03-14
晕 太长了 没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