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鲁迅笔名的由来》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萧红: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

“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扩展资料: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萧红与鲁迅相遇,是人间最美的相逢。萧红有幸,在短暂而饱经忧患的一生中,在她醉心的文学创作事业中,在永久“憧憬和追求”着“温暖”和“爱”的旅途中,曾那样近距离地接触过“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得遇鲁迅,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幸运与福祉,这一份幸运与福祉,使她年轻的生命得以焕发炫目的光芒,成为现代文坛天空中一道亮丽的虹彩。 

鲁迅亦当含笑,他对当时尚处于浑金璞玉状态的萧红有发现之功,这随后也给他带来了“发现的欣喜”,这样的认同和预期告诉人们,他的法眼甚是了得!

那个最初就被他看好的“满洲姑娘”,在文学之路上一路狂奔,才气沛然又勤勉不懈,虽伤痕累累却终成大器,未曾有负他的期许和厚爱!于今看来,萧红无疑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中国作家之一,而这一切,自然又和鲁迅断不可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萧红与鲁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9

萧红的《鲁迅笔名的由来》主要内容:

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

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第三种解释。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

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

据说侯外庐的这种解释,曾向鲁迅夫人许广平提起过,许广平连连称谢,表示首肯。

扩展资料

萧红小说的语言特色: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 ,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

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

《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

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 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

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1

萧红的《鲁迅笔名的由来》主要内容:

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

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第三种解释。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

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

据说侯外庐的这种解释,曾向鲁迅夫人许广平提起过,许广平连连称谢,表示首肯。

扩展资料:

萧红小说的语言特色: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 ,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

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

《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

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 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

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1-13

    萧红: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第三种解释。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

    据说侯外庐的这种解释,曾向鲁迅夫人许广平提起过,许广平连连称谢,表示首肯。

    小记者参观完“三味书屋”,便走向鲁迅纪念馆。当我们走到二楼,一块牌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块牌子上面写着鲁迅的笔名,数数一共有90多个,大家便心生疑问,鲁迅为什么要那么多笔名?我们看了旁边的解释才明白,原来鲁迅的作品把社会邪恶黑暗的一面毫不掩饰地展现出来,所以鲁迅一直是国民党最恨的人,为了生存,鲁迅才不断更换笔名。面对这么多笔名,我们只能从头开始看起,1981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笔名“鲁迅”,原因有三:1、母亲姓鲁2、周鲁是同姓之过3、取愚鲁而迅速之意。接下来是鲁迅年轻时的笔名,他早年的笔名大都含有“希望、鼓励、奋飞”等意义。如“遐观”,就是远看的意思,“唐俟”,是徒然等待的意思,根据年代来推断,这表示对辛亥革命后现时的失望,并表示将投身于新的战斗……最后是鲁迅晚年时的笔名,鲁迅晚年时的笔名大都燃烧着讽刺的烈火,“虞明”是“愚民”们之意,取谐音,是对国民党愚民政策的讥讽。让我最过目不忘的笔名是“孺牛”,选自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这个笔名反映了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1936年8月27日,鲁迅使用了最后一个笔名“晓角”,表示黎明前战斗的号角。这个笔名反映了他晚年卧床期间,知道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但仍然不望唤醒国人,为了迎接黎明的叨唠而奋勇斗争。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文名:张廼莹 外文名:无 别名:萧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省呼兰县 出生日期:1911年6月2日    逝世日期:1942年1月22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女师大附中 信仰:无 主要成就:《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nǎi,乃的异体字)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她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场》。

第4个回答  2018-10-24
DV机结果v吃点饭哈哈好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