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住校到底好不好?

我指的是上条件较好的贵族学校.
利:老师一句顶十句,容易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独立性;早日给孩子一个较高的平台,也是将来的资源;
弊:和父母的沟通少了,缺少亲情.

孩子小学住校不好。在此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缺少父母的指导会有迷惘,虽说有老师的指导,但是父母的关系和角色,是老师无法替代的。如果必须要住校,和孩子的有限的相处就需要高质量陪伴,和孩子交心,理解和帮助孩子渡过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小学阶段需多关心孩子的身体、道德礼貌、行为规范方面,而少关注学习成绩。住校和父母的接触少了,而孩子的身心发育还未成熟,不到不得已还是以走读为佳,真的要住校,父母要多去校探望关怀。

扩展资料

孩子小学住校的注意事项:

一年级的孩子,自理能力还比较弱,如果贸然就被安排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感觉真的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孩子不得不自己一个人去承受那些本该年龄大一点才承受的东西,如果依然做不好,孩子就会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笨孩子”,就会被贴上标签,6年都揭不下来。

孩子学习一天累了,却不能回到让他感到温暖和亲情的家,只能继续呆在学校,这样的孩子,就算再乖,再听话,内心也是缺乏安全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让孩子住校到底好不好,有关争议在教育界一直存在。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住校生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学习压力大、竞争性强,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他们中心理异常的人数明显高于走读生。

老师分析说,住校生每周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十分有限,一旦群体中出现早恋、厌学、小团体等现象,就极易受到影响。

男生小力说:“我怕周末回家,本来学习压力就够大的,每次回去,父母除了塞给我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学习怎么样’,真是添堵、心烦!”

男生小盛说:“我爸因为生意忙应酬多,一个学期才接我回家一次,他的事业的确很成功,但我和老爸没有共同语言。”

朱老师介绍说,不少学生反映,他们难得回家,家长就把他们当作客人,买好吃的,穿漂亮的,但心理沟通却很少,他们有话也不愿对家长说,宁可对电脑说。

五天受教抵不过两天放养

记者也碰到一些后悔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家长,刘超就是其中一位。孩子住校两年多后,刘超发觉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一样,并没有明显提高,反倒是特别爱面子讲虚荣。儿子同学中不少是家里买了车的,刘超陪儿子骑自行车离校门还很远,儿子就嚷着要下车,宁愿走路也不愿被同学看到他是骑自行车来的。刘超下决心将孩子转为走读。

杨全新先生也说:“女儿的住校经历可以概括为‘二大于五’,在学校的5天她能按时作息,可是周末一回家这种好习惯就没了,蒙头一睡就到中午。刚开始住校的时候,老师的‘家校联系卡’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比如说孩子这周的英语口语不错,但单词记得不够熟练,家长回家要多督促孩子背诵单词之类的。时间长了,可能是老师对孩子太熟悉了,反而写不出新东西了,都是流于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的套话。孩子在校到底表现如何,家长也了解不到太多的细节。”

让“玫瑰”悄悄收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寄宿制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校制度本身无所谓利弊之争,关键在于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沟通。

她说,实践证明,学校多组织活动把德育培养贯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是加强对住校生心理引导的有效办法。现在的孩子个性和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如果一味说教,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这位老师办公室的铁柜里,保存着一个玻璃罐,里面盛满了粉红色的纸鹤。纸鹤上静静躺着一张纸条。这是一个女生向男生表白心迹的“信物”。该老师帮这个男孩保管玻璃罐已经一年多了,连盖子都没打开过,更没有看过那张纸条的内容。她提醒自己,要克制好奇心,保护孩子的隐私,这是获得他们信任的关键。

在谈到住校生是否更容易成为早恋的“高发群”时,该老师承认,住校生的确容易擦出火花,但老师也有约束他们的办法。比如在教室里轮换学生的座位、定期轮换学生干部等,避免男女同学在长期搭档中产生感情而影响学习。其实青春期的好感往往是朦胧而短暂的,如果老师经常用丰富的活动和变换的外环境巧妙加以引导,学生心中开放的“玫瑰”就会悄悄地自然收拢。

三方沟通最重要

宋城华美学校的朱老师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职责很大程度上转移到校方,家长的确是轻松了许多。但是华美学校的住校生好几周才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有限,所以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交流十分重要。

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尽量抽出时间,向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孩子回家的时候,也不要只顾着给他吃好穿好,要淡化家长的权威意识,听听孩子内心的快乐和烦恼。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品德培养是无法替代的。独生子女外表个性早熟,内心却常感到孤独和渴望帮助。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情绪或心理上的微妙起伏,应及时疏导,不要说教式地训孩子,最好是给孩子列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减压方法。

一些专家建议,寄宿制学校可多开设有关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的心理学讲座,多创设能让学生融入团队生活的情境和机会。

参考资料:http://news.tom.com/1002/20050731-2351577.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5-12-23
不好。我本身就老师,见过这样的例子多得是。贵族学校尤其不好,因为私立学校始终不及公立学校规范,加上贵族子弟易形成攀比之风。我就教过这样的几兄妹,是从贵族转回来的,他们家一共五个,除了大姐和最小的小弟,中间的三个都念贵族学校。第三,第四的俩个女孩我都教过,和他们家长比较熟。有次去家访,他们的父母向我们哭诉,现在除了最大和最小的俩个好点,其他的三个都偷家里的钱(他们家做大生意),妈妈说,回家后,钥匙要随身挂着,要不,就上个厕所的时间,保险柜就不见钱,有时几百,有时几千。父亲更伤心地说“是我们的错啊,孩子们都坏了,再多钱也没用”。那三个孩子成绩也很差,无心读书,只顾玩乐。但,他们的大姐,是在乡下读书的,反而年年第一,回家还全包家务。而小弟是寄养在家教老师家,因为父母不敢让他回自己家,怕被其他三个带坏。现在我教的班中,就有两个孩子是从小在幼儿院寄宿的,他们对人都很冷漠,也不愿和父母沟通,只会埋怨父母不关心自己。他们虽然自理能力强,但那只是假像,是要逼才去做的,没有做事的动力,表现出对什么都厌烦。所以,这两位学生正在接受专家的心理辅导。他们的家长都很后悔当初为了自己图方便,害了孩子。记住:再好的老师也代替不了家长,再好的人性化的教育,也代替不了父母给孩子关爱与亲情,只有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3个回答  2005-12-23
表面上看利大于弊,但如果我以后做了孩子的家长我还是希望和孩子多进行沟通,老师所谓的一句顶十句,孩子们并不一定真心的接受,多半是惧怕权威。。除非你没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信心和能力(包括时间),至于较高的平台,我认为在孩子小学的时候还是没有多大作用的,高中以上还差不多。
在孩子还那么小的时候,很多东西老师是给不了的,还是自己的家长会对孩子细心些,在心理及良好习惯的培养上,我认为还是一对一的教育好些。。。
另外你可以参考一下其他上那种 贵族学校的孩子他们是否达到了你对你孩子的预期。。

总之我觉得小学住校不太好。。尤其对孩子的心理。
第4个回答  2005-12-23
不好!多个实例均证明:不好!!
孩子太小,自理能力较差,虽然长期住校确实有助于提高自理能力,但是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过于艰辛。
很容易受到不必要的挫折,而这个时期的经历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且小学时期是一个孩子学习习惯和注意力的养成时期。脱离了家长的指正。以后的教育如出现问题,家长很难进行后续教育。
且这段时期是孩子尚需家长保护的时期,如孩子远离家长,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受到很大影响,对孩子成长不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