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如题所述

英盛观察由于中职学校招生是在许多普高招生之后,大多数是中考名落孙山的学子,普遍学生存在学业基础较差。进入中职院校后,对自己缺少自信心,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

一、中职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习动机不纯

部分中职生的学习动机不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高。有不少家长则是因为自己的子女分数上不了普高,又不忍心让他过早的踏入社会,因而才让其子女上中职,造成部分学生存在父母叫“我”读的心里,思想不求进取,学习不求进步,进职校只想混混日子。

(二)缺乏学习兴趣

社会上不少人对中职教育还是存在着偏见。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中职学校就是那些考不上普高、学习成绩差的人才去读的学校,选择职校是一种无奈之举。因而在入学时对自己的兴趣、专业的选择、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并不了解,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存在破罐子摔碎的倾向,造成对就读专业不感兴趣,缺乏上进心。

(三)缺少学习主动性

由于学生起点低,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非常被动。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是导致自信心低、缺乏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针对以上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逐步将他们引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中职老师努力的方向和研究的课题。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针对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不太好的中职生,采取合适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操能力,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二、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有自信心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具有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形成的。针对原来学习基础较薄弱的中职学生,课堂设计更应花费心思,要考虑到学生的普遍接受水平不高的现实,上课时就必须力求简明,做到深入浅出、贴近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定势,有兴趣学习.帮助学生来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许多中职生都是由于缺少目标的指引,在学习上不知道何去何从,迷失了方向。有了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业才能进步。应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行业的动态,向学生展示一幅美好的职业前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使他们感受到职业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兴趣。利用年轻人好胜心理,引入学习上的竞争,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出一些简单的小测验,如,五笔打字比赛、文字排版比赛等,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竞争后获得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多展示同学的作品、鼓励学生上台示范操作,并给予表扬;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比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昂扬向上的心态,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情感沟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对某科教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着对该科的学习兴趣。若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教师的课程分外重视,肯下功夫学好这门功课,反之则兴趣不大,甚至存在逆反心理,不认真学、不愿学。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感情融洽,才能其乐融融地开展学习活动。因而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进行知识传授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和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对于中职学生,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情感沟通,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讲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做到务实精彩,底蕴深厚,教学方法得当

往往教师渊博的知识学问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灵活机智的教学,更容易取得学生的敬佩、尊重和信任。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多些沟通,多些赞许,并做到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袒,培养亲和的师生情感。

(三)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批评要实事求是,不夸大。说话和蔼,带着亲情,有说服力,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

(四)师生交往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美学理论中有一种心理距离说,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会产生一种超物外的朦胧美感。这有利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塑造起一个可敬可亲,又可信赖的教师形象。

师要身正,把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塑造一个令学生为之倾倒、折服的教师形象,实现学生情感的迁移,从喜欢教师到喜欢其所教的课程,从而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知识最关键的动力是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上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烘托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到新知识。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1.创设美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种美感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一种精神享受,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

例如,学习Word文档编辑软件这一章,要求学生掌握Word中的背景设置、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操作。若按课本内容纯粹进行教学,往往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习效果也一般。此时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引入事先以知识点制作的几张精美的电子贺卡展示给学生欣赏,通过绚丽的色彩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欣赏美、品味美的同时,逐渐转移到“贺卡”的设计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去刺激学生,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问去学习知识。当然在提出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插入图片、文本框这一节时,可先告知学生其方法跟Word是一样的,在相应的菜单栏中找到相应的命令。接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怎样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文本框?”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用旧知识带动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上面的例子是通过创设美感情境、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带着问题学习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单一的情境往往是乏味的,既便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经常使用也会逐渐失去其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除创设以上两种情境外,还可以创设如探索情境、向往情境、模拟真实情境等,交替的使用各种情境教学,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设计任务驱动和分组实践相结合学习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是教师紧扣学习目标学习特点设计出来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分组实践”是依照学生学科知识水平高低、男女生比例进行搭配,每组4~5人,每组设立一名组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组间公平竞争,激励每个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通过布置各小组的任务,小组成员再进行讨论、探索、研究,最后动手完成任务。在学生讨论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场外“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学习Visual Basic编程软件有一段时间,已有一定的编程基础。针对学生喜欢上网聊天的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聊天室系统。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学生才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

(三)电子提纲学习法,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所谓电子提纲法:是指教师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验任务,利用Word文档制作成电子提纲。老师在上课时将其发送到学生的计算机中,以供学生查询和完成实验任务。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齐”。任何时候,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而教学目标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制定的,这样往往会造成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两头靠不上。在教学中引入电子提纲法,并在电子提纲的实验任务部分,设置必作题和增加一定难度的选作题两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必作题的基础上再完成选作题,教师在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辅导、答疑时,其他学生可根据电子提纲自主学习。这样,既可以兼顾到尖子生,同时又照顾到学困生,避免其因“吃不饱”或“吃不了”而失去学习兴趣。

五、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没有继续升学的愿望,学习态度比不上高中生,在学习阶段,有些学生存在混日子的心里,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这类学生,虽没有升学压力,却存在就业压力。教学时应着重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生存专业技能。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实用性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参观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

若教师本身对市场信息缺乏深入了解,再加上相关教材滞后,势必在培养学生上往往脱离市场需求。学生单靠书本知识和课堂的学习就有其局限性,学习时学生也会感到乏味。通过参观学习,不仅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更加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拓展了视野。从而端正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和市场实践相结合,调动学习积极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更要服务于社会。学校要把信息技术专业同当地产业的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跟某些企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再由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集中实习、分散实习或顶岗实习等。学生通过实践,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六、组织理论知识竞赛和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每隔一段时间,学校有组织的举办计算机理论知识竞赛或电脑技能比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中职生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竞赛”、“电脑图像处理技能比赛”、“网页的制作发布比赛”等。不少学生,就是因为参加了这样的计算机比赛,开始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深深地喜欢上了计算机这门学科。

总而言之,只有充分了解中职生的学习现状,才能合理的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以热情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来,收获教学果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