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话词语重叠式的类型

如题所述

太原话中,词语重叠式的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的重叠,以及象声词的特定组合。


1. 名词重叠式



    AA式:如“刀刀”代表小刀子,有小称和专指含义;“碟碟”指小碟子,也有类似的特指。
    ABB式:如“酒盅盅”表示小酒杯,专指阿拉伯数字的“洋码码”也有此类特征。
    AAB式:如“金金纸”特指锡箔纸,而“悠悠伞”则指蒲公英。
    AABB式:如“瓶瓶罐罐”总括器皿,而“虫虫牛牛”则是昆虫的总称。
    ABBC式:如“路边边起”和“肉泡泡眼”等,具有特定的地域或形象意义。

2. 动词重叠式



    AA式:如“淋淋”变为漏斗,“盖盖”变成盖子,用于动词转化为名词。
    ABAB式:如“圪坐圪坐”和“圪转圪转”表示短暂的动作。

3. 形容词重叠



    AA式:如“红红”和“尖尖”可转化为名词。
    AA底的:如“高高底的”和“长长底的”,强调程度加深。
    ABB式:如“黑铁铁”和“黑踏踏”形容特定的颜色和氛围。
    AABB式:如“皮皮撮撮”和“毛毛泛泛”形容碎屑和磨损,另有“扰扰闹闹”和“悄悄秘秘”形容状态。
    ABAC式:如“猴手猴脚”和“忽提忽撩”描绘人的行为特点。

4. 量词重叠



    AA式:如“丝丝”和“抓抓”表示数量极细或一手能抓的数量。
    ABAB式:如“会儿会儿”表示短暂的时间。

5. 象声词重叠



    AA式:如“嘀嘀”、“呱呱”等,用于模拟声音。
    ABAC式:如“兀里兀啦”形容特定的声音特征。

这些重叠形式在太原话中既表达小称,也传达特定含义,丰富了词汇的表达力。
扩展资料

一般意义上来讲,太原话是指现今在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区(主要是迎泽区、杏花岭区,以及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的部分地区)的城市居民所通用的方言,是20世纪后逐渐形成的,在太原本地土话的基础上受到外来移民及普通话推广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方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